3月28日,由收藏家刘益谦王薇夫妇创办的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在黄浦江畔开馆迎客。伴随着开馆仪式,一场名为“开今·借古”的展览同时开幕,该展览汇集了刘益谦王薇夫妇多年收藏的约四百件艺术品,包括备受争议的苏富比版苏轼《功甫帖》,以及33件瓷器。
开今借古展览人气爆棚
当天的开馆仪式异常热闹,吸引了周春芽、俞虹、向京、岳敏君、徐累等大批艺术界、拍卖界、收藏界的众多知名人士前来捧场。由于赶着在3月28日开馆,导致西岸馆工期颇为紧张,即便开馆当日空气中还弥漫着刺鼻的油漆味道,但不少人还是冲着刘益谦的藏品而来,尤其是《功甫帖》而来。由于往来嘉宾众多,使得龙美术馆西岸馆门前的马路多次出现拥堵。
“开今·借古”以艺术史脉络的梳理为线索,结合龙美术馆自身的收藏特色,开馆展主题定为“开今·借古”,共分“古代·当下”、“国画·洋画”、“个案·历史”三大板块,展出包括中国当代艺术、中国近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在内的200余位艺术名家的300多件艺术作品。“开今而借古,意寓站在当下,在不断创造、开拓、实验的同时,把历史作为参照、对话、挑战和超越的对象。”王璜生作为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这样阐释展览的想法。王璜生策划的板块之一——“古代·当下”由“趣对”、“妙读”、“静观”三个子板块组成,力图为观者开启一次连通古今的静观与反思的精神之旅。“我们希望有不一样、非通常的方式和角度来解读古代经典,提供一种或多种对话经典、反思经典的可能性,而同时充分能尊重古典作品本身的观看与欣赏的特征,使观众能安详地品读、体验经典作品的精髓和古代文人的心性灵性。在这样的双重要求下,我们采取了部分古代经典作品与个别当代艺术构成对话关系的‘趣对’、与现代文本互读共解的‘妙读’、重视和倡导对古典作品以心互应、悟对通神的‘静观’这样的展览结构方式。”在这样的理念下,观者在同一展厅里,既能看到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卷》,也能欣赏到于非闇的《临宋徽宗写生珍禽图卷》。
《功甫帖》接受公众评判
在展出的众多藏品中,值得一提的是引起广泛关注的《功甫帖》,也许是为了规避“是否会给观者造成误导”的风险,它以文献特展的形式出现在西岸馆地下一层的展厅内。策展人把真伪存疑的《功甫帖》和一张假的《功甫帖》放在一起展出,同时把各路专家的观点,以展板的形式划分为“证伪”、“论真”两大类,同时也对“双钩廓填”做了解释。
对于展出争议颇大的《功甫帖》,特展门口贴了一块牌子,其上的话或许是解释:“……所有本着学术争鸣原则的见解,都能够使我们更真实地认识《功甫帖》和苏轼的书法艺术,同时也能够加深我们对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阅读能力,这也是龙美术馆举办这个展览的用意所在。”
对于展出的苏富比版苏轼《功甫帖》,策展人王璜生也并没有给予真伪的定论,“我们把大家的各种观点呈现出来,我们的意图是把辨别真伪的权力交给参观者,让大家看完来说说。”现场倒是有许多观者闻声来看《功甫帖》,但实际上大多数人看不出所以然来。一个长者拿着放大镜端详半天,末了也只能长长地叹口气。
3月26日,钟银兰、凌利中发表《〈功甫帖〉辨伪新证(上)》。根据新发现的证据,认为苏富比拍卖“墨迹本”《功甫帖》较清代翁方纲所见安岐旧藏缺少5方印章。在3月28日开馆仪式上,刘益谦对钟银兰、凌利中选择在龙美术馆西岸馆开馆前夕发表辨伪新证,颇为不满:“我知道,他们这是存心恶心我,等他们把文章发完后,我再做回复。”(特派记者卜昌伟)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