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剧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清代道光年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武汉市黄陂区、孝感市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地方声腔剧种,1926年改称楚剧,距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楚剧主要流行于武汉、孝感、鄂州,黄冈、荆州、咸宁、荆门,宜昌、黄石,随州十地市五十余区县,是湖北地区具有广泛影响的地方剧种。2006年,入选国务院颁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楚剧现存剧目约五百个,常演的有两百多个,伴奏乐器主要有胡琴、京二胡、二胡、三弦、板鼓、钹、大小锣等。楚剧还颇具包容性,能吸收京、汉大戏的剧目,既能演生活小戏、现代戏,又能演宫廷大戏和武戏,表现手段丰富多样。
楚剧的表演艺术是在对子戏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演唱过程逐步发展而成,在角色行当上并无严格的区分。早期演出仅为一旦一丑,以后出现小生和胡子生,进入汉口演出后行当角色开始增加,出现正旦、小旦、花旦、老旦、窑旦、小生、老生、丑、花脸诸行当。
楚剧百余年来,不断发展和创新,造就了一大批名演员,影响较大的有 160多人,早期的有邹全顺、邱东元、湛春林、湛驼子、熊三元,杨德安等,名声最著的始有“四喜”,即徐寿喜、李德喜、曹建喜、张四喜,后有章炳炎、关啸彬。
楚剧贴近生活,紧跟时代,表现手段丰富多样,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充分显示了鄂东一带地方文化的特色。楚剧目前面临着剧团锐减、人员老化、经济困难、后继乏人、观众萎缩等诸多困难,对珍贵资料与老一辈艺人技艺的抢救也因缺乏资金而难以开展,迫切需要有关方面加以关心扶持。
在楚剧的发源地湖北城乡都仍有一股不息的楚剧艺术文脉在涌动和流淌……湖北的普通的民间艺术团体,它不仅云集了诸如李金凤、宋洪声、九岁红、熊留胜等一批曾经享誉楚剧舞台的中老年艺术家,也团结了一批来自各行各业的楚剧艺术的热爱者和守护者。
积淀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智慧、在岁月的磨砺中形成的传统艺术民间文化,也不再仅仅是一种文艺形式,更是一笔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正是它们构成了人类文化和精神世界的纷繁多姿和绚丽多彩。具有浓郁楚风汉韵特色的汉剧、楚剧等一大批优秀的传统地方戏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的缩影,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将它承袭发展下去。
[责任编辑:马小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