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熬制新时代的家风文化大餐

2018年02月24日 10:02:00来源:央视网

  家,是一个人心底最柔软的感情牵挂,也是自我安身立命的内在激励。春节回家,是情感的温热和心灵的熨贴;春节家族相逢聚会,自然也是良好家风在时代碰撞和万象更新大潮里一脉相承的浸濡和阶段性的熏染。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和德行传承。作为文化的小单元基点,良好的家风,是道德准绳,也是行为规范,往往成为家族成员强大的内在驱动,成就成员良好的品质塑造,体现成员个人的优良气质和行为品格,最终影响立世做人的风范与处事为学的格调。

  家训、家规、家约、家仪、家诫、家语等承载和表现了家风行为的具体规范和道德规矩。家训是集中也是最能展现一个家庭门风的文化单元。良好的家训深入浅出,精简概括,团聚着家族成员个体,更严厉警戒约束着他们的处世做人做事规范,恰似两股力量促使着个体品行操守的发展提升。

  为后人颂扬至今的诸多家训,内容涵盖非常广泛:勤劳节约、谦虚谨慎、勇敢坚韧、自立自强等体现了家训对个体成员的修身品质要求;克己奉公、恪尽职守、清正廉洁、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等则体现了家训对个体成员在社会层面的道德规范;忠贞爱国、保家卫国等则是家训对个体成员在国家大义层面应尽责任的郑重训示。无论是宏大深阔的,还是细腻内蕴的,无一例外都散发着思考和认识的智慧光泽,其丰富的哲理性和便捷的操作性给人深刻的启发和引导。譬如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的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北宋司马光的《温公家范》、宋元明三代的《郑氏规范》、明朝吴麟征的《家诫要言》、清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曾国藩家训》等,句句格律,条条箴言,正是有了诸多具体而细致的可操行规范,良好的家风才得以在长期的践诺中规范成矩,沿袭相续。

  “一家仁,一国兴仁”,“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家风是民风、社风、国风的基础展现,是社会风貌和国家风度的核心映射。从更广博的文化角度来看,家风是一个家族长期形成的德行熏染,具有鲜明的家族特性和文化品质,也属于一种不同时代的文化传承,推动着民族的繁荣兴旺发展。家风在精神内蕴上相对稳定的延续性和传承性是家风得以传承后人的基本保障。家风作为个体秉承践行的理念规范也展现出与社会发展相似的渐变革新。当前主体价值日益多元,个体自由愈加凸显,家风更是以前所未有的介入性规范着个体在主流价值上的焕美维新。

  习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到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得“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家”和“冢”这两个字,虽然仅仅就一笔之差,但区别就在于这一“点”摆在什么位置。对家庭个体要求高一点才能成为幸福之家,反之低一点就可能葬送一个美好家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纵观历史传统,良好的家风,无一例外约束着普通个体的洁身自好和自主行为,且以一种无可置疑的潜在力量激励着家族成员的砥砺奋进,护佑着优秀民族文化的沿袭和传承。

  优良的家风是祖辈先贤留给后代子孙宝贵的精神财富。构建优良家风既是严要求更需真践行,不仅关涉到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成为繁荣百姓文化生活的有力推手;而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力,往往和以此文化为生活信念的人群自信感是紧密相联的,与作为社会基本单元的家庭涵有的文化与信念更加息息相关。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在很大意义上,构建优良家风文化就成为了坚持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举。

  希冀在春节这个中华民族共庆的传统节日里,我们民族的优良家风踏着新时代的欢乐鼓点,在与亲人的相聚中,温暖地守卫着、延续着、拓新着,以熬制呈献最具浓浓年味的品质大餐,在传统文化的饕餮盛宴中,经久散发出独具一格的醇厚馨香。(作者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毋燕)

[责任编辑:杨永青]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5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