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洞山歌是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民众传唱的山歌歌种,木洞位于重庆东面,长江南岸,是重庆市巴南区的一个镇。在春播的插秧时节和金秋水稻的收割季节,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广阔的田野上,人民会边劳动边唱起巴渝山歌。
木洞山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巴渝歌舞”,中经战国时代的“下里巴人”、汉代的“巴子讴歌”、唐代的“竹枝”,直至明清演化形成木洞山歌。
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的战国时期,楚宗王作的《对楚王问》中,就载有以木洞山歌为主体的“巴人歌谣”。木洞镇,处于长江黄金水道岸边,历史上是水陆商贸集散地,人杰地灵,孙中山、辛亥革命大元帅府秘书长杨沧白先生、新中国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都出生于此。
木洞山歌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巴渝文化的熏陶下,经过当地群众千百年来在劳动和生活中的创造、积累和提炼,形成了巴渝山歌文化,同时也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民间山歌手。
在解放前旧社会,木洞山歌只能在田里山间、坡上地头,农民于劳动中或工余后唱唱而已,以解除劳动的疲乏和抒发劳动者的心情。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对木洞山歌的发掘、继承和发展,把它作为巴渝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木洞山歌从歌词和形式上赋予了新的内涵,在歌词上既保留了原有表达农民劳动、生活、爱情的词句,又增加了农村移风易俗、学习知识、运用科学、勤劳致富、邻里和睦等新内容。在山歌形式上,也由以前的一般对歌,盘歌,发展到现在的联唱、重唱和山歌剧等,赛歌也由过去的个人赛、擂台赛发展到对抗赛、集体赛等多种形式。
木洞人对表达自己生活又易学易记的木洞山歌,世代相传,山歌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靠近长江边的丘陵镇中,一个人能唱出十多首的人很多,其中能唱出上百首山歌的农民歌手有十多人。重庆市己将木洞镇命名为“山歌之乡”。
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大部分山歌失去了发展的基础,老一代歌手的衰老和谢世,传承出现断裂,木洞山歌面临濒危境地。抢救、保护木洞山歌,不仅可以丰富巴渝民歌艺术,而且也将促进中国民歌艺术的丰富和发展。
国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木洞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马小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