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静、实习生朱灯花、通讯员闻香报道:17日,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在南国书香节与读者“读书、读心、读世界”。
从8岁开始写作到如今花甲之年的硕果累累,林清玄在写作路上一直坚持了近50年。他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阅读和写作已成为自己每日生活的一部分。他建议,年轻人应有计划地去读书,且读书要先杂而后精。此外,父母应对孩子多包容,不该仅仅唯成绩论。
“我从小就立志成为作家,希望写出感动人心的作品,但我的父母觉得不可能,因为我生活的地方300多年就没出过作家。”已有200本著作的林清玄向读者道出自己幼时的写作梦。林清玄说,为了能成为作家,小学一年级时他就制定了一系列读书计划,要求不仅比别人读更多书,写更多东西,还要更努力地观察整个世界。“那时要求自己每天都要读书、写作,对于碰到的美句、美好的故事题材,我都会深深地记在脑海里。”小学六年级时,林清玄已遍读中华名著以及《莎士比亚全集》和《诺贝尔文学奖全集》,初、高中时更是将学校图书馆所有馆藏书籍阅完。
到底该怎么读书?林清玄说,读书其实不能乱读,而是要有计划地读,且要读经典名著。林清玄还表示,现在年轻人应该多读杂书,先杂而后精,且读书要有一定的思维空间。
如何才能写出满意文章?林清玄说,学生在写作时最好要有感情,要有观点,并对观点予以分析,“写作本身是快乐的,所以,要想写好,一定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真实表达情感”。
有意思的是,林清玄小时候的成绩并不好。对于社会上经常用成绩去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林清玄并不认同,“如今,考试制度其实就是一种坏制度。每个孩子各有各的长短,考试却将所有孩子的长短处放在一起评价,而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林清玄说,对于学习成绩,家长应该对孩子多包容,不应该仅唯成绩论。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