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24日电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重量级学者齐邦媛毕生奉献文学、教学,年过8旬才坐下来写自己的回忆录,85岁出版25万字的《巨流河》,从历经战乱的流离一生,映照波澜壮阔的两岸历史。
《巨流河》自2009年出版至今,两岸回响广大,近日推出《洄澜─相逢巨流河》收录两岸对《巨流河》的评论、访谈与读者来函约百篇。
《巨流河》在大陆出版,齐邦媛笑说对岸称她“名不见经传”,本书却入选许多好书奖,尤其她收到两岸无数读者贴着邮票寄来的信,告诉她他们对书中时代的共鸣、自己的经验与故事,“每一封我都感动,不是因为捧我,而是他们和我同样的心情。”
出生于大陆 落脚于台湾
齐邦媛1924年生于辽宁,6岁离开故乡到南京,日抗战时在重庆求学。1947年大学毕业后应台大外文系之聘赴台,自此落脚台湾展开学术生涯,推广台湾文学外译,贡献甚大。
曾有人说,因为教育,使齐邦媛高于政治。齐邦媛以对文学的同等热诚投身教职,但她解释不来为什么,却滔滔忆起抗战时期,她跟着父亲齐世英创办的东北中山中学的逃难队伍,一路从南京走读到后方重庆。
齐邦媛说,当时有个化学老师,每天穿一件黑大衣,上课前一晚把方程式写在大衣上,上完课像黑板一样擦去,隔天再写上新的。“你说他为什么呢?他没有目的。我年轻时遇过好多这样的人。我喜欢我教的东西,学生没人不懂我的认真。”还有对许多受苦死去的同辈人,她感到愧欠,“这成了我一生努力的动力。”
从战乱年代走到太平之世,齐邦媛敞开心说:“我不羡慕你们。我有很多东西你们没有。比如以前写一封信来回10天,中间我读书、想事情,把思考用理智留了下来。等待也是很美的,你们现在有捷运、手机传讯息这么快,但你们比较快乐吗?我感到你们这一代是具体的疏离。”
反对丢鞋丢粪的暴民政治
齐邦媛尤看不惯现在台湾年轻人上街头。她扬起语气说,不怕人说自己落伍,她认为自古至今从没人满意过政府,但年轻人“首要是好好读书,轮到你时你好好做。”何况现在有许多渠道可发声,她深受暴民之灾,最反对丢鞋丢粪的“暴民政治”。
齐邦媛曾说写完《巨流河》心愿已了,对这一生没有重来的渴望,“人各有命,我认自己的命,就算重来今天的错误会是另外的。”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