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国宝”级文物明长城,已经被两侧的农田“啃噬”得只剩下一两米高宽,有些地段甚至被农户围起来,当了羊圈,成了堆草的院墙。”
央广网兰州2月9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甘肃省景泰县内有一段明长城,它修建于明万历27年,长达69公里,长城墙体为黄土夯筑,已历经了400多年的风雨。据了解,早在十多年前,也就是2006年的5月,明长城景泰段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8月,甘肃省政府更是在明长城景泰段设立了保护碑,确定将长城墙体两侧以外20米内纳入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外延50米。近年来,景泰县近年出台了长城保护的相关政策,设立了对长城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希望能积极做好长城保护工作。然而,因其分布范围广,自然条件差,时至今日,我们眼前看到的,却是一片颓败景象。
纵横点评:
文物往往饱含着各种文化信息和文化符号,文物保护并不是简单的画一道红线,把文物“圈养起来”,而是要通过各种措施,让更多的民众在亲近文物中读懂历史,读懂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记忆。这一任务的确艰巨,对于暴露于山野之间、体量巨大的长城保护而言,难度尤其大。保护长城,既要有经费,又要有技术,有人力,还要有当地居民、游客的保护意识,但无论如何,给子孙后代的,应该是长城,而不是一条条的政策。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