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开春,一部现实主义农村题材电视剧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根据著名作家路遥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平凡的世界》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正在各大电视台热播,引发了各方关注和热议。该剧川籍导演毛卫宁直言,如果仅仅是为了收视率不会选择拍此剧,“对于这部巨著而言,被人永远铭记谈论,而不是被遗忘在某个角落,才是它应有的命运。”他也希望经典能影响当下的年轻人。“让少安少平和今天观众做一个对比,要让他们感受到人物身上所存在着一种执着。 ”
改编
忠实原著,重温经典
《平凡的世界》曾在1989年改编成14集的同名短剧,时隔26年,耗时7年、投资1.2亿元的新版电视剧版《平凡的世界》再次登上电视荧幕。毛卫宁表示,此次算是对经典的“二次翻拍”,而这次翻拍也是对电视改编名著的一次思考。“我认为名著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次翻拍,这是重现这个年代对当年的经典的一种理解。我们更强调的是这部书的精神作用的艺术再现,让这本对我们60后70后影响很大的书,能够影响到80后和90后。”
作为茅盾文学奖名著改编成剧,无论是外在的情景搭建还是内核精神的表达都面临着巨大压力,许多原著迷都抱着期待且怀疑的态度来审视该电视剧的制作。在巨大压力下,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唯有对每个细节都完美把控才能极致还原原著韵味。毛卫宁透露,无论怎么改和创新,对原著的尊重是根本。从第一集开始,半山坡县立高中、错落的石窑洞,精确到路遥小说原著开篇“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的特效画面,均得到观众的认可。就连剧中田福军家出现“冰峰汽水”,剧组也经过考证,陕西1953年就生产了这个著名的汽水品牌。毛卫宁说:“在还原时代氛围上我们花费了较大的资金和精力,我们几乎重建了戏里的村庄和县城,甚至重新修了一段铁路和建了一段水坝,搭了一个被洪水淹没的城市一角。”
表演
向张艺谋演《老井》学习
剧中集结老中青三代演员,尤其是王雷、佟丽娅、袁弘等年轻偶像派担纲,也让观众感叹“最高颜值农村剧”,但也有不少网友担忧,如此年轻的演员无法掌控路遥笔下人物的时代感与厚重感。对于质疑,佟丽娅笑言:“就当我们是农村偶像剧吧。”为了“田润叶”,她不计片酬出演。而袁弘说:“我们应该是像水一样,放到什么容器里面,就是什么形状。”以往的“贵公子”“娇娇女”,如何变身农村青年男女?毛卫宁的秘诀是让他们向张艺谋演《老井》学习。
毛卫宁说:“我推荐他们看了《人生》和《老井》,尤其给他们谈到了关于张艺谋演《老井》得东京电影节影帝的事。张艺谋作为一个非职业演员得影帝,他是用了特别真实的,身体力行地去塑造这个人物,包括真挑水、真干活,甚至有场戏他演的角色饿了三天,他也真饿了三天,所以他的一切状态都是真实的。”袁弘为演孙少平“饿瘦”了10公斤,毛卫宁还故意让他在两个组连轴转。“我们有意识地让他在这个组拍了一整天,然后让他转到另外一个组去拍一个通宵,他疲惫不堪,我觉得他跟少平那种卖体力活和四处揽工的状态非常接近,我觉得他是真正地是用自己的身体去接近这个人物。当他每天生活在这种痛苦当中,在忍饥挨饿的过程当中,我觉得他能够越来越接近于这个人物的内心。”
影响
拍摄时只想到了一个观众:路遥
《平凡的世界》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电视剧开播后,也有铁杆书迷表示“不敢看电视剧”,因为害怕颠覆内心的“平凡世界”,同时也担心电视剧会成为一部披着“平凡外衣”的偶像剧。对此毛卫宁表示理解,“拍摄过程中,我只想到了一个观众就是路遥,我一直在想如果他在的话,他会怎么看、怎么理解我做的改动和我的拍摄。”毛卫宁坦言,如果仅仅为了收视率他不会选择去拍《平凡的世界》。“创作者在这部剧里所收获的不应该只是收视率,更重要的是口碑和水准。对这部巨著而言,被人永远铭记谈论,而不是被遗忘在某个角落,才是它应有的命运。”
电视剧热播后,也引发了60后至90后观众广泛热议。潘石屹透露,在人生低潮时自己曾反复阅读《平凡的世界》,而这本书总能给他力量。他由衷感慨:“《平凡的世界》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一部小说。小说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困难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你碰到的困难越大,考验越艰巨,你的进步和成长会越大。”
快评>>>
冷遇与热炒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最初遇冷,原因在于当时的文坛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滚滚而来,魔幻现实主义、意识流、象征主义、黑色幽默等各种外来表现方式,如走马灯一样令人眼花缭乱,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过时论的言论甚嚣尘上。但路遥耐住了寂寞,坚持用理想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孙少平、孙少安兄弟等人的奋斗,串联起中国社会1975年初到1985年初十年间中国城乡社会的巨大历史性变迁,讴歌普通劳动者的情感、奋斗与梦想。他说:“当别人用西式餐具吃中国这盘菜的时候,我并不为自己仍然拿筷子吃饭而害臊……”
文学名著的影视化改编,也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陷入尴尬的冷遇。不仅仅是改编的难度,更在于票房和收视率两座大山。是否观众就只爱看婆媳剧、穿越剧?当不断被翻拍古装剧“雷声滚滚”、当银幕上的青春幼稚病惨不忍睹,经典文学的力量开始被市场重新审视。事实上,中国电影第五代的崛起,就离不开莫言、余华、苏童等一批优秀作家的作品,而近年来引发观众最多共鸣的还是现实主义题材。于是我们欣慰地看到,厚重题材的纯文学为我们的影视作品强筋健骨,《红高粱》火爆荧屏,《白鹿原》《推拿》在柏林斩获银熊,《狼图腾》获央视新闻联播点赞……市场的繁荣离不开各种类型作品的百花齐放,但唯有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才最能决定这个市场的高度和厚度。我们也希望这一波文学改编影视剧热潮不停留于热炒热卖,而诞生出一部部经得起时间考验、对得起原著的优秀影视作品。
本报记者 卫昕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