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今年4月,本报曾报道了由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中央新影集团等单位联合投拍的大型人文纪录片《大运河》,在北京举行开机仪式,作为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扬州也是这部纪录片关注的焦点。这几天,纪录片《大运河》摄制组再次来到扬州,聚焦扬州的会馆以及码头。据透露,纪录片《大运河》共8集,每集半小时,将于今年8月份在央视九套播出,用浓浓的运河民俗风情向世界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
央视摄制组再次来扬拍摄
解读古今扬州人的生活变化
今年4月,大型人文纪录片《大运河》主创团队来到扬州,围绕大运河与扬州的深厚渊源,以及大运河对扬州的深厚影响,展开了5天时间的拍摄。在央视镜头中,扬州的瘦西湖、大明寺、个园、盐商住宅、普哈丁墓、崔致远纪念馆等具有扬州代表性的人文景点,被一一入镜。作为唯一受访的扬州文化学者,韦明铧接受了央视的专访。
最近,《大运河》编导李维宁一行来到扬州,此次在扬州的四五天时间里,他们走街串巷,观察眼前的扬州人,也采访了“老扬州”,听他们讲述生活故事。
除了通过市民的视角解读普通扬州人的生活,昨天下午,摄制组又来到韦明铧家里,通过这位扬州文化学者的视角,解读运河给扬州带来的繁盛,以及对比古今扬州人的生活,解读扬州经历了清代繁盛时期之后,对当今扬州人的生活有何影响。
在扬州的历史上,经历了汉代、唐代、清代三个繁盛时期,韦明铧认为,尤其是在清代,盐商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给扬州的书画、戏曲、玉器、漆器以及清代扬州学派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在中国和东西方的交流史上,扬州之所以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仰仗于大运河,扬州深受大运河的滋养和影响,大运河对扬州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韦明铧感言,四大徽班进京、扬州是昆曲的第二故乡等文化现象,也是通过大运河这一渠道,蔓延扩展并生根发芽的。
如今,扬州的经济地位虽然不如当年,但是,很多扬州人继承了古代扬州人享受优雅生活的习惯,所以,现在,很多扬州人都注重子女的文化修养,例如,培养小孩在书画、古琴、古筝以及扬州剪纸等方面的兴趣爱好。当然,韦明铧也指出,家长并不指望孩子将所学的这些作为今后的职业,也许这就是扬州人崇尚文化,延续了古代扬州人对优雅和安逸生活的追求。
央视九套将于8月份播出
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李维宁告诉记者,大型人文纪录片《大运河》,是今年央视的一个重点项目,去年就启动了这项拍摄工作,并于去年年底,派出两辆车沿着运河南下,进行先期的采风,随后开始拍摄,预计6月中旬完成现场拍摄部分,然后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写稿和后期的剪辑,该节目将于今年8月份在央视九套播出。
据介绍,为助力我国正在开展的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将从运河沿岸的文化和乡情入手,从千年水道、华夏粮仓、码头风云、会馆和它的主人们、腔与调、流淌的美味、古桥的前世今生、老街深处等8个篇章展开,通过故事和细节,展现大运河在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不同地区文化融合所起的巨大作用。用鲜活的声画语言表现出大运河风韵,用浓浓的运河民俗风情向世界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
因为大型人文纪录片《大运河》共分为8集,因此,几个摄制组分别围绕各自的主题进行拍摄,而李维宁一行4人组成的摄制组,主要拍摄“会馆和它的主人们”以及“码头风云”这两集的内容,每个城市的会馆和码头都各具特色,而扬州的会馆和码头,则见证了扬州的繁盛。
李维宁直言,此次来扬州之前,他也查阅了扬州的相关史料,在扬州的短短四五天时间,他们也观察、走近扬州人,深切感受到扬州人很享受安逸幸福的生活,
今天,摄制组将赶赴江都区邵伯古镇,走近邵伯码头,讲述它的前世今生,向人们呈现出这一古码头当年的繁盛景象。
扬州城与古运河同生共长
《大运河》中扬州将多次“出镜”
作为从古到今沟通南北、东西交流的大通道,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大运河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大运河的开掘推动了东西南北的经济社会发展,改变了中国的人口和城市空间布局,实现了黄河与长江的交流,加快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融合,在中华文明史上发挥出重要作用。
大运河与长城一样有着悠远的历史。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掘邗沟算起,大运河与中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有2500多个年头。
千年扬州城与古运河同生共长,命运息息相关,对于运河,扬州人当怀有感恩之情,因此,李维宁感言,大型人文纪录片《大运河》拍摄过程中,扬州是绕不开的话题,因此,今年8月份,观众朋友在节目中,会多次看到扬州“出镜”,例如,在第一集的“千年水道”,讲述到吴王夫差开掘邗沟以及隋炀帝开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时,就会出现扬州的镜头。
大型人文纪录片《大运河》主创人员表示,此次他们用细腻的眼光一点点去挖掘运河流域的民俗人文历史风情,倾听大运河来到世上2500多年历史长河里最动人的音符,通过故事和细节展现大运河在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不同地区文化融合的作用,用鲜活的声画语言表现出大运河风情文化。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