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成都4月5日电 (殷樱付敬懿)“过去扫墓,一些人爱攀比,看哪家的人多、车多、香蜡纸钱多,还要放鞭炮,污染空气不说,还有火灾隐患。”5日清明节,在四川成都长松寺公墓,市民陈晓正为父亲扫墓,没有成堆香烛,全家献上了一把鲜花。
在中国,清明节前后是民众为逝去亲人上坟祭扫的日子。自古以来的祭祀都是通过放鞭炮、烧纸钱等旧习俗表达怀念之情。随着近年来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网上扫墓、鲜花祭祀等文明、环保、健康的“文明祭祀”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陈晓告诉记者,以前去扫墓都是纸钱满天飞,很不环保,而且很容易引起火灾。“现在环境污染严重,提倡以鲜花代替烧纸钱的方式,可以接受。”
近年来,代表钱和家畜的简单祭品正在“与时俱进”,“轿车”、“洋房”、“名牌服装”甚至“私人飞机”等纸制祭品层出不穷。消费主义文化盛行不衰,清明节也成为一个纯粹的“焚烧”与“消费”结合的节日。
据统计,中国每年清明期间用于祭祀焚烧的纸张高达千吨以上,清明节当天全国“白色消费”超过百亿元。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仲富兰指出,清明扫墓不是俗气四溢的“烧纸”比赛,可多提倡文明祭祀,不必局限烧纸、放鞭等传统祭扫方式。
今年清明前夕,四川成都开通了首个官方“网上祭祀”平台,市民们可以通过网上祭祀专题,完成献花、点蜡烛、上香、敬酒、写寄语等操作,进行低碳、环保的网上祭祀。同时,四川各市州也鼓励民众选择骨灰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生态葬法,推广小型墓、壁葬、寄存等节地葬式。
日前,在成都长松寺公墓,10余位市民将过世的17位亲属的骨灰撒入草坪内公墓免费捐赠生态葬墓穴中。并签署了生态环保承诺书,承诺在今后的祭祀中不燃放鞭炮,不燃烧香蜡纸钱,采用生态祭奠方式。而在四川眉山的莲花公墓,装有21名逝者的骨灰盒被依次埋入总面积仅2平方米的土坑里,上面栽上鲜花,共用一个刻上21名逝者的名字墓碑。
“10多年前,白送也没人要。”成都市殡葬协会常务副会长、长松寺公墓总经理李崇禄表示,说起树葬、草坪葬等生态环保葬,家属们都强烈拒绝,因为中国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是希望后人能铭记逝去的亲人。但随着丧葬费用的增长,更多人愿意选择低价位的生态环保葬。(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