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月公布的“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的评审结果中,上海越剧院榜上有名,借此东风,上越马不停蹄地启动了两台古装越剧大戏的创作,一团的男女合演大戏《铜雀台》和红楼团的女子越剧大戏《风雪渔樵记》几乎同时开排。凑巧的是,《铜雀台》和《风雪渔樵记》分别由一团团长方亚芬和红楼团团长章瑞虹这两位梅花奖得主领衔主演。如果说,纪念越剧改革70周年的“九代同堂”版《舞台姐妹情》让观众看到徐玉兰、王文娟等老艺术家宝刀不老,青春扑面的《甄嬛》(上本)让人们看到上海越剧院青年演员的群体实力,那么,《铜雀台》和《风雪渔樵记》这两台古装越剧大戏的推出,则着力于让观众见识上海越剧院中生代艺术家们创作大戏、塑造角色、传承经典的不俗实力。
《铜雀台》
让甄洛告别“花瓶”时代
越剧《铜雀台》改编自言秋士编剧的《曹植与甄洛》,但编剧黄嬿和李莉只保留了原剧本的五分之一,对剧本进行重新编排和开掘。相比《曹植与甄洛》乃至其他以此为题材的剧本,越剧《铜雀台》一改以往甄洛的花瓶形象,将甄洛作为全剧的第一主角。全剧以全新的女性视角,重塑并深入刻画了这位传奇的女性角色,让观众随着剧情的推进和甄洛人物命运的起伏,一同审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从而启发观众对人生、对当下生活的解读与思考。
《铜雀台》剧情紧凑,高潮迭起,“阵前酒”、“七步诗”、“洛水悲”等场景中,甄洛、曹植与曹丕三人在紧张的剧情推进中,塑造并展露各自的人物性格,这对演员的表演是很大的挑战。在剧中,袁派花旦方亚芬扮演甄洛,陆派小生徐标新扮演曹植,尹派小生齐春雷扮演曹丕,陆派小生许杰借鉴老生和花脸的手法扮演曹操,顾爱军、宓丰、叶元蓓分别扮演吴质、崔仪和锦屏。方亚芬感慨地说:“现在《铜雀台》中的甄洛这个人物,可爱、可怜也可叹,却少有以往同类题材中的可气甚至可恶,剧作家赋予了甄洛完整的人物命运,演员演起来也很过瘾。”
此外,《铜雀台》剧组邀请了导演王青,作曲配器林源,唱腔设计陈钧,舞美设计谢同妙、沈晓晨,灯光设计张学伟,服装造型设计黄耘瑛等名家参与创作。该剧将于于3月12日、13日首演于天蟾逸夫舞台。
《风雪渔樵记》
旧故事翻唱出新意味
相比《铜雀台》大刀阔斧地进行修改,此番《风雪渔樵记》的文本力图“小改大提高”,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逼休”、“跪雪”等核心唱段与唱腔。在文本上,编剧吴兆芬删去了杨孝天这个游离于剧情主线之外的人物,再度勾连剧情,使戏剧矛盾更加集中。以往戏剧舞台上“朱买臣马前泼水”的故事里,刘玉仙是个贪图富贵、难守贫贱的负心女子,而在此次版本中,剧作家以女性视角出发,认为刘玉仙“逼休”是为了激励朱买臣发奋上进,内中饱含苦心,让老故事唱出新意味。
1998年1月,上海越剧院红楼团排演的越剧《风雪渔樵》首演于天蟾逸夫舞台,之后总共演出了100多场。此番排演越剧《风雪渔樵记》,导演曹其敬给全剧的定位是“传统不陈旧,出新不出格”。《风雪渔樵记》里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然后,在这背后,既有刘玉仙的默默付出与坚守,也有朱买臣在“逼休”之后的自我挣扎与苦闷,全剧对此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掘。“逼休”之后的朱买臣与刘玉仙,看似再无瓜葛,实则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牵挂与羁绊,这其中有怨、有恨、有愁、有愤,但更多的还是那十年间风雨同舟的夫妻之情、知心之谊。马前泼水之后,朱买臣如何覆水重收,感动妻子?创作者们将以巧妙的构思,让朱买臣的行动温暖了妻子,也感动观众。
除了编剧吴兆芬、导演曹其敬外,《风雪渔樵记》还邀请了作曲配器汝金山、唱腔设计陈钧、舞美设计刘元声、灯光设计周正平、服装造型设计张豫美等名家联袂参与创作。该剧将于2月22日、23日首演于天蟾逸夫舞台。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