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山遗址出土的陶片拼接修复的陶器。 本报记者 武威 摄
桥山遗址发掘出土的纺轮。本报记者 武威 摄
桥山遗址发掘出土的双肩石斧。 本报记者 武威 摄
1月16日,桥山遗址,考古队员正在作业。 本报记者 武威 程范淦 摄
桥山 遗址 发掘 南岛语族
中国社科院院长王伟光:
桥山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
的重要组成
中国社科院计划在海南用3年至5年左右的时间,联合海南考古研究机构,对史前时期文化的面貌进行揭示,桥山遗址出土文物作为“物证”非常重要,自1980年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社科院没有对海南史前遗存进行过考古发掘,但深知这一探源,也是中华文明探源的重要组成,它在考古学、边疆学、人类学上都有不可估量的学术价值,海南也应加大对遗址发掘的支持和保护。
海南省副省长王路:
考古为海南文化遗产保护
提供翔实资料
开展海南考古,发掘海南的史前和历史时期的遗址,可以揭示海南的历史文化内涵,为海南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翔实的资料,可以为海南建设考古遗址博物馆乃至考古遗址公园创造条件。我省拟开展考古工作的重点地区———陵水已被海南省确定为今后几年的重点文化旅游开发区。海南考古工作将会为陵水乃至海南国际知名度的提高,为该区域的文物保护、旅游开发进而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海南史前文明发掘注入国家力量
一场探寻海南史前文明和谱系渊源的合作,掀开又一轮序幕。
2014年1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海南省政府共同签署合作开展海南考古研究框架协议,双方决定,共同进行为期4年的海南考古学文化研究。
这是一个全新的信号,它意味着,从此海南的史前文明发掘,将被注入国家力量。
合作发掘的范围,弥补了以往海南考古学界很多“空白点”。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如何阐明古代的海南与南海诸岛居民的密切联系,探讨海南岛的史前先民与南岛语族起源的关系,以及在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古代文化交流史上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被摆在了合作框架协议的显著位置。
考古队将发掘的目光聚焦到了一个新方向———南岛语族,出土的复原文物被证实有“独特面貌”。
海南与“南岛语族”到底有怎样密切的关联?等待我们去探求的是何种密码?我们面对的,是一片陌生而新鲜的考古新视野。
因为“南岛语族”在当前国际考古学上的高热度,海南岛,站在了闪耀着语族文化光芒的舞台中央。
1.神秘的“南岛语族” 海南寻找物证
是世界上仅次于刚果语族的第二大语族,包括1262种语言,分布在南太平洋到印度洋的上百个岛国
1月14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为牵头人的考古专家团队,联合海南省考古研究所,在陵水黎族自治县三才镇境内,经过细致调查和钻探,于去年探方发掘基础上继续向西移动,在距原台地西向约200余米另一台地布设5米×5米的6个大探方,新发掘正式开启。焦点聚于一个新方向———南岛语族,并且借助国家考古力量。
南岛语族,对很多人来说还颇为陌生,但在考古界,这是数十年前已耳熟能详的字眼。自1930年代以来,南岛语族这一学术热门课题,一直备受太平洋地区考古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等领域众多学者的密切关注。
作为世界上仅次于刚果语族的第二大语族,包括1262种语言之多,南岛语族的地理范畴分布在南太平洋到印度洋的上百个岛国,分布地区东到太平洋东部的复活节岛,西跨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北到台湾岛,南到新西兰,主要居住地区包括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玻利尼西亚等,属于南岛语系语言的人口约有2.7亿人。
显而易见地,从地理位置上来划分,位处南海的海南岛,很可能处于南岛语族的区域覆盖范围内,但是,它到底是不是“南岛语族”的一支呢?如果从考古学文化的角度来考量,这些猜想和疑问必须要找到“物证”来比对,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物证”又在哪里呢?
在海南唯一的一个沿海黎族自治县———陵水,桥山遗址正在试图给出答案。
目前,考古专家团队正在对其出土的石器、陶器等,与其他南太平洋岛屿出土的语族“物证”相比对,如果两者具有潜在的联系或者某些相似,那么,作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古代文化交流的重要支点,海南岛的史前演化谱系也将有新的进一步的明晰,并在促进南太平洋地区文化亲近感上具有特殊的意义。“这对海南考古界来说,是一个颇有新意和挑战性的课题。”省文物局局长王亦平说。
2.海南学界“失语”引发考古界震动
权威考古学家支持南岛语族“中国起源说”,美澳等国学者都曾对海南予以关注,但海南学界却无相关研究成果
海南省博物馆馆长丘刚,从2006年起开始关注海南岛与南岛语族的关联。他也曾十分好奇:数千年前的史前时期,南岛语族的祖先如何从沿海出发,凭借高超的航海技术,利用独木舟乘风破浪,成功航行到了几乎没人的太平洋岛屿?
作为一位学者型的干部,他脑海里曾有过大胆的设想:如果按照国际上较为推崇的“台湾岛是南岛语族北部起源”这一说法,那么地处台湾地区西南方向,与台湾同一族源的海南,也可能是南岛语族的聚集点!
然而,因人员队伍、科技条件等客观因素,8年前,对于这一猜想,最终没能付诸实践,其研究在海南也没能得到延伸。
时光飞逝间,作为跨界民族考古学研究上的“大热门”,其他国家和国内其他地区对南岛语族的研究脚步却未曾停止。
一些国外人类学者从南岛语族的民族语言学角度不断考古发掘,认为原南岛语族起源于东南亚;而中国学者从古代华南民族史角度探讨,认为南岛语族起源于福建或台湾。
关于“南岛语族”的起源问题,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权威考古学家彼德·贝尔伍德也支持“中国起源说”。他认为,新石器时代南岛语族的祖先,是由中国东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和广东一带发展而来,在距今6000多年源于中国的南部,由于稻作农业所形成的人口压力而扩散至台湾,然后经过菲律宾,在很短暂的时间内殖民于整个太平洋地区,形成了分布广泛的南岛语族,这个理论也被称为著名的“快车理论”。
2010年底,福建省将“南岛语族的迁徙路线”作为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题材进行“申遗”推动,这让我省的考古学者们受了一次很大的震动。
“震动”在于,大家没有想到,这一被海南较早触及,但却被忽略的课题,在国内的研究竟是如此迅速,而海南却与之擦肩而过,甚至“落伍”了。
原来,早在2002年12月,由福建博物院考古队与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夏威夷大学人类学系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就已经首度合作,对地处福建省东山县的大帽山贝丘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两国考古学家从中国福建东山等东南沿海出土的大量石器、陶制品等文物制作的方法、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考证后,得出了南岛语族的祖先可能源于中国福建的结论。认为“南岛语族”的起源地可能是福建东南沿海一带,再向台湾、菲律宾和大洋洲等地传播。
期间,厦门大学著名学者吴春明教授也对南岛语系的起源进行了大量细致研究,撰写出《“南岛语族”起源与华南民族考古》等,较为系统地论证了华南史前百越民族文化与台湾、东南亚、大洋洲的南岛语族属同一个土著民族文化共同体体系。
“因海南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美国、澳洲、中国台湾、香港等很多国家和地区学者都曾对海南予以关注,可我们在这一领域却几无成果,我们为曾经在学界上的‘失语’感到遗憾。”丘刚说。
3.一份“迟来的报告”
佐证海南与南岛语族的关系:陵水出土和流传的树皮布、石拍、嚼槟榔、纹身等文化特质,普遍存在于台湾原住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台湾原住民族又与太平洋群岛的民族关系非常密切
海南的位置应与“南岛语族”有关,但关联到什么程度?
2011年,丘刚的好友、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李星良博士到陵水挂职副县长,老友相会,话题聊不完。
丘刚提到在南岛语族研究上的“失落”,这让同为学者型干部的李星良倍感惊讶:“老丘,你这猜想很有意思,你说到南岛语族与海南岛或有关联,也与陵水有关,能不能写出一份报告?”
“4000多年前,南岛语族的文化因素已经扩散到海南岛,这从陵水南湾猴岛处的石贡遗址已得到了佐证!”丘刚说。
“你来试着论证,我负责向县委请示,争取得到支持!”李星良说。
丘刚为这份热烈的回应感到兴奋。
经过细致打磨,丘刚完成了这份“迟来的报告”。他在报告中畅诉:早在2007年春,海南陵水石贡遗址的发掘,已出土了4000多年前一些与南岛语族相关的遗物,近年来,已有台湾“中央研究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机构的专家相继来到海南,到海南省博物馆考察陵水石贡遗址出土的相关遗物,探讨与海南考古合作的可能性。
“另外,陵水出土和流传的树皮布、石拍、嚼槟榔、纹身、洪水传说等文化特质,也普遍存在于台湾原住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台湾原住民族又与太平洋群岛的民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研究已表明,海南岛的原住民黎族与台湾岛的原住民高山族有着共同的族源,这种现象已在民族民俗学领域得以证实;而陵水作为海南唯一的沿海黎族自治县,如能对其所辖县域内的石贡、大港等相关遗址加强考古合作并进行深入研究,则可能观点将得到进一步证实。”
……
这份对深度发掘陵水遗存倾注真情的报告,得到了陵水县委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至此,海南对与南岛语族关联的深入研究开始了。
4.出土物印证南岛语族的海南“痕迹”
深入研究或可将南岛语族人群在海南岛生存的面貌逐步复原,这将是探寻史前时期海南最早族源的一次溯源之旅
与曾经佐证过“南岛语族”印记的石贡遗址相邻的地方,就是桥山遗址。
在2013年启动的桥山遗址发掘中,不断有新的器物出土,试图努力证实着考古学家们的猜想。
1月16日,记者赶往陵水桥山遗址处,在新一轮发掘现场,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傅宪国,带着考古队员张小波、郑云峰、徐浩宁等人正在进行土层切片。而周围仍是大片大片的芒果、西瓜地。
经过了一年多的发掘、记录、检测、粘贴、复原等程序,一批新的文物已经被复原,呈现出了令人惊叹的面貌。从这些石器、陶器中,似乎隐隐可见古人生活的点滴痕迹。
“这是大家几个月来一片一片粘贴起来的,与广西贝丘遗址等地出土文物相比,出土数量很少,样貌也并不漂亮,但是意义重大。”考古队员张小波指着拼接出来的夹砂红褐土陶罐和炊具说。
为了方便辨认,傅宪国将一年来的桥山遗址出土文物的复原成果一字排开,排成了3排共计23件“作品”,向记者展示。
此次整理中,桥山遗址再次出现了珍贵的有肩石斧2枚。顾名思义,有肩石斧,就好似有左右两个肩膀的小型石头器具,石体长约15厘米,宽约10厘米,呈现出斧头面的形状,但斧头却没有刃,边缘较为光滑,石体显出灰白色。傅宪国解释说,对于石斧的用途,推测古人是将做好的木柄固定在有肩石斧的肩部以上的部位,用来凿砸东西使用。
傅宪国认为,史前时期的海南岛,虽然当时的海上交通不甚便利。但因海南岛特殊的地理位置,古人利用风向和流向,还是较为容易往来漂流于海南岛及周边地区的,更有可能与周边的马来(今印尼)、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地区产生一定的联系,有肩石斧在马来、安南、暹罗等地区都有发现。
这些器物,更有似“无声的历史”,似乎都在印证着海南与南太平洋诸岛有着或多或少的潜在联系。
既与南岛语族推测起源地福建、台湾等地有着出土器物上的密切关联,又在发掘中找到了海南与东南亚地区的相似器物,那么,不难推测,南岛语族自北往南发散覆盖的历史进程中,海南岛很可能是关键的发散点、中转站。那么,也可就此大胆推测:南岛语族人群在海南岛有生存过的可能!
如果能进一步从陵水出土的器物找到更多人类活动的遗存进行深入研究,或可将南岛语族人群在海南岛生存的面貌逐步复原出来,这也将是探寻史前时期海南最早的族源的一次溯源之旅。
“在新一轮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当然更加希望,能够在新探方中找到古人群生活的墓葬、人骸骨、生活区域,而不仅是一些祭祀用品的堆积。”傅宪国对桥山遗址新探方的发掘充满期待。他推测,祖先学会了选择在邻近水源的地点聚族而居,慢慢从依赖天然赏赐过渡到生产经济阶段,进而有了原始农业的出现,人类又逐渐学会了建造房屋,并发明陶器。新探方所在地旁正连着一条天然淡水溪流,附近有农耕,也处于靠海地带的背风处,发掘出墓葬、人骸或其生活区的遗迹是十分可能的。
南岛语族
南岛语族沟通使用的是南岛语系,也叫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主要分布在海岛上的语言。根据世界语言资料库统计,该语系包括1262种语言之多。
最早发现“南岛语族”这一特殊群体的,是西方探险家。那时,他们无意间发现,在广阔的太平洋众多岛屿上,“许多话语不能相通的民族,对鲨鱼、乌贼、虾等动物的称呼却都一样”,这迹象引起了16世纪西方探险家们的好奇。后来,欧洲的一些学者相继来到南太平洋。通过调查研究,他们发现,在这些散布的小岛上住着的人群,竟有很多相似之处:不同岛上的居民不仅外形上极为相似,某些语言竟然也是相通的;很多词汇的发音和意思也几乎完全一致;包括航海方式和能力,甚至所造出来的船都是一样的。于是,世人便给这样一个有着共同海洋文化和关系纽带的特殊群体取了一个名字:南岛语族。
桥山遗址被寄予厚望
伴随着考古发掘的脚步越来越快,拥有5万平方米海南最大史前沙丘遗址,并且在华南地区沙丘遗址面积中也位居前列的桥山遗址,如今被寄予了开发深度文化旅游的厚望。
陵水或建考古遗址博物馆
因为桥山遗址新发掘所在地,正位于陵水先行试验区内,紧靠在建的南海博物馆,以及南海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为此,我省初步形成了具有倾向性的意见,准备在先行试验区遗址发掘地筹建“考古遗址博物馆”或“南岛语族遗址公园”,进而将几大文博基地联成一片,形成规模效应。这个构想也得到了学术权威机构———中国社科院的认同,中国社科院院长王伟光、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等都对此表示支持。
王巍认为,桥山遗址面积可以达到5万平方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可以据此初步推断,该遗址延续时间比较长,至少有数百年的历史,并且可以推测这里在史前时期不是少数几户人家生活,而是具有一定规模的。遗址公园和有关对南岛语族研究基地的建立无疑对当地文化发展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和促进。
陵水将成海南历史文化旅游地
对于发掘的不断加快,陵水也有借助考古研究,深化发掘地文化内涵,发展深度文化旅游的初步设想,王伟光十分赞同,他说,从考古发掘地来讲,如果这里真正被证实是南岛语族的聚集点、扩散点或中转站,那么陵水将成为海南历史文化渊源中尤为重要的旅游观赏地之一。陵水沿海有在古时就已形成的出海点,有黎安等天然码头,这些对文化旅游的开发都大有裨益,做好陵水的深度旅游开发,在不久的未来,人们到海南休闲旅游,不仅可以呼吸好的空气,还会在陵水领略享受到一种真正的文化韵味。
中国社科院建议与海南
共建考古研究基地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张江说:“借助国家考古力量,海南能够在考古人才队伍、科技水平和经验积累上有新的飞跃。鉴于对出土文物的研究需要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进行检测、复原、拼接、粘贴等一系列基础性工作,建议并希望能与海南共建考古研究基地,加大双方的长期深度合作。”
(本报椰林1月21日电)■ 本报记者 杜颖 程范淦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