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月19日电(上官云) 19日下午,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名誉会长李肇星携新书《说不尽的外交》来到北京首都图书馆,与读者分享他的梦想与外交记忆。李肇星慨言,1951年他第一次进图书馆。后来进入北大学习,更加让他体会到自己的无知,也因此更加热爱学习。提及自己的外交经历,李肇星表示,当外交官不是说洋文、喝红酒,而是为了祖国不怕危险牺牲,“每个人的梦想和祖国梦想密不可分,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梦想。但无论何时都应该敬畏自己国家的优秀文化,热爱自己的祖国。”
1951年第一次进图书馆 借《红军长征故事》
提及第一次进图书馆,李肇星记忆深刻。“大致1949年,我们山东省胶南县建立了第一所高级小学,第二年,我们县图书馆建立。我第一次进图书馆是1951年。”李肇星回忆,当时他走在大街上,看到图书馆的名字就开始读,用标准的山东胶南话。
“路人就笑我,说这个男孩识字还真不少。当时我还读小学五年级。”李肇星调侃,那个时候能读完小学六年级的人堪称“知识青年”。
李肇星回忆,当时图书馆规定,每人每次只能借一本书。但他去一次实属不易,要走七八里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先借一本,用一两个小时看完,再还再借。李肇星现在还记得,当时他看的第一本书是《红军长征故事》。
“我还记得要借的第二本书是《猎人日记》。管理员告诉我,这本书很难懂,又推荐了一本我能看懂的书。我很感动,从此以后图书馆成为我最爱去的地方。”李肇星慨言。
而北京大学图书馆则是对李肇星教育最大的地方。在李肇星眼中,北大图书馆给他上的第一课,是使他发现了自己的无知,也因此更加热爱学习。“在当时,我曾因能考上大学有些自命不凡,到了北大图书馆才发现那么多书没看过。北大的校风也好,老师和学生一样排队借书、查阅典籍。”李肇星说,当时有位老人跟在自己后面排队借书,后来旁边同学告知,这是当时全国知名的美学家朱光潜。李肇星赶忙请教授排到前面,朱光潜拒绝了。
“这更让我感到了自己的无知。当时在北大读书五年几乎没用过教科书,均为教授讲、学生听,我也养成了随身带着笔和纸的习惯。”李肇星慨言。
无论何时都应该敬畏祖国的优秀文化
在北大学习五年后,李肇星的命运和祖国连在了一起。当时校方通知他去英国留学,遗憾的是因为当时国家经济困难未能成行。没能出国的李肇星反而觉得很高兴,因为北大图书馆的书还没看完。李肇星称,当时他那种民族文化自豪感是由衷的、发自内心的。
但李肇星同时表示,单纯讲图书阅读率,中国是较为落后的。他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发表一篇图书阅读方面的报告,从全球几个主要国家的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最不爱看书的国家包括中国。我看了以后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希望统计结果不合理。”李肇星笑称。
“我现在对一些现象很不理解。比如有些人学外语是为了显示自己有文化。尤其在一些用词上,我们中国明明有这个词,却偏偏要用外文来替代,比如将晚会称作‘派对’。”李肇星表示,每个人无论何时都应该敬畏自己国家的优秀文化,热爱祖国。
“有时我去参加一些音乐会,唱着唱着中国歌儿,中间突然夹杂几句外语,这让我感觉很伤心:这是对自己文化不够尊重。”李肇星表示,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曾一再说,人的一生要不断学习,并在临别时送给他一本《可爱的中国》作纪念。这也影响了李肇星,在此后的生活中,他一直非常注重学习。
”每个人在新年前要给自己许个愿,来年怎么好好为祖国学习。“李肇星笑言。
当外交官不只是说洋文、喝红酒
每个人都会有梦想,李肇星也不例外。他介绍,他一生中有过很多梦想,但当外交官的想法却从来没有过。
“我是个乡下孩子,梦想太多。首先就是希望能吃饱饭。”李肇星介绍,4岁的时候,他第一次看到八路军。当时炊事班在他们家院子里做饭,年幼的李肇星站在旁边流口水,炊事员递给他一块馒头,那是他记忆中吃到的第一块馒头。
此外,李肇星还曾经梦想过当记者。当时发表稿件,一个字一分钱。他第一次拿到稿费,给了母亲十块。“我妈妈是不识字的乡下妇女,当时吓了一跳,非让我交代这么多钱哪里来的。”李肇星的话引起全场大笑。
虽曾经身为外交官,李肇星却坦言从来没想到要从事外交工作。“我毕业时已报考研究生,适逢外交部要人,我入选了,就这样开始了外事工作。”李肇星对大家说,他始终记着一句话:毕业后健康地为祖国劳动五十年。
"今年已是我从事外事工作的第50个年头,在这些年中我到过全世界183个国家。说来说去,还是觉得自己的祖国最可爱。”在李肇星看来,当外交官不只是说洋文、喝红酒,而是为了祖国不怕危险牺牲。据李肇星回忆,曾有同事主动请缨前往救援被恐怖分子绑架的同胞。“那些人身穿防弹背心,在当地使馆帮助下去救人。”提到这里,李肇星几度哽咽。他告诉大家,即使不当大使,也要为自己的祖国做出贡献。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梦想,但一个人的梦想和祖国梦想密不可分。我们目前要实现民族振兴的中国梦,要经过各族人民团结努力实现。”李肇星强调,“比如过生日,不是单纯的庆祝。过生日代表长一岁了,要学习得更多,好为祖国做贡献。”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