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饼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一种载体。从明清以来衍生出了很多娱乐活动,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中秋博饼。
中秋博饼在闽台特别盛行。泉州中秋博饼渊源可以上溯到唐代的“进士饼”。唐时,钦赐进士登第御宴的宫廷点心为“红绫饼”。清袭唐制,每年春三月文华殿设“经筵宴”,宴后均赏“红绫饼”。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泉州出了历史上第一个进士欧阳詹后,民间对“进士饼”情有独钟,直至20世纪40年代末,泉州私塾先生中秋节给学童送月饼还叫“进士饼”。既有“进士”,就该有“状元”,于是,就有了“博”(掷骰子)的游戏。博得“状元饼”,求得好兆头。
博饼流行的另一个助力是科举。古代中秋博状元表达了男人“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的愿望,开始时是文人雅士的游戏,后来工商界开会、店铺也流行起来。先把中秋饼敬财神土地,然后“卜信杯”博饼,希望“博”第一。有的也就从俗改为掷骰子、博状元。
中秋博状元的规则源于明代出现的“状元签”游戏。全副状元签有63支签条,每支签条刻有从状元到秀才的不同科名和注数,状元1支16注(最大),秀才32支各1注(最小)。中秋博状元一套会饼63个,与状元签游戏规则基本相同,即两者科名相同、数量相同、骰子相同、博法相同,区别是状元签玩的是签,中秋博状元的是饼。用骰子做工具,可以追溯到宋代的一种牌戏宣和牌,玩的就是骰子六面的点数,至于博状元的奖品中秋会饼,可以追溯到清代宫廷的中秋礼俗,也是从底层开始,由大到小叠放,按等级高低对应赏赐大小月饼。泉州博饼是中原文化和闽南文化、科举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融合,从台湾史书也可以找出相关记载,既佐证闽南文化的历史渊源,又印证闽台同俗的区域特征。
其实中秋博饼习俗在厦门更加盛行,玩法与前述博饼大致相同。三百多年来,这种充满乐趣的活动一直在厦门民间流传,厦门的饼店饼厂在中秋节前后都会大量生产这种会饼上市供应。听说厦门的博饼习俗源自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台湾时流传下来的“玩会饼博状元”民俗活动。据说在300多年前郑成功据厦抗清,郑的部将洪旭为了宽释士兵愁绪,激励鼓舞士气,利于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于是与当年驻扎的后部衙堂属员,经过一番推敲,巧妙设计中秋会饼,让全体将士在凉爽的中秋夜晚欢快拼搏。
博饼以“会”计算,一般一“会”以四五人为宜。“会”饼模仿科举制,设状元饼(最大的)一个、对堂(榜眼)饼二个、三红(探花)饼四个、四进(进士)饼八个、二举(举人)饼16个、一秀(秀才)饼32个。这是象征古代四级科举考试。古代皇帝点状元,既看才,又看貌,还要推敲,考究姓氏和名字,如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甲辰科殿试,状元为孙曰恭,明成祖觉得曰恭合在一起是“暴”字,不吉利,将他降为第三名,将第三名的邢宽易改为状元。这说明状元不一定是“才高八斗,貌若潘安”之辈,而第三名是有真才实学,所以厦门会饼中的“三红”质量特别好,寓意在此。另外,一套会饼共63块,是根据“三多九如”而来的,三和九是我国民间的吉利数。源于厦门的“博饼”,随郑成功收复台湾, 300年多来台湾也很盛行。
然而中秋博饼习俗起源于郑成功的说法却经不起推敲。金门过去从属于同安,为什么以往同安从无此说?有学者翻遍《从征实录》、《闽海纪要》、《海上见闻录》、《台湾外记》等跟郑成功有关的史料和厦门地方志如《乾隆·鹭江志》、《乾隆·嘉禾名胜记》、《道光·厦门志》、《民国·厦门市志》等,都没有发现任何记述。再有专家从史实上考证,1660年前后,每年中秋郑成功要么在跟清廷作战,要么在东征台湾跟荷兰殖民者抗争,几乎时时为军粮紧缺而忧患,不可能有多余的粮食用于制作供娱乐博饼的“会饼”。另外在厦门土生土长的老人也没听说祖辈有过这个传说,只是1986年提出后才流行起来。因此这个传说当作中秋博饼的一种有趣附会可以,却不能作为博饼起源之正解。
虽然中秋博饼的历史已不可考究,明末清初闽台民间已有中秋博一个月饼的习俗。鸦片战争后,厦门逐步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港口城市、闽南经济、文化的中心和华侨出入境的口岸。民间利用中秋佳节的机会,把月饼改良成为按科举级别制成的一整套会饼,同时结合古代博弈游戏的《骰子选格》和明代中期江南流行的“状元签”游戏法则进行活动。由家庭发展到亲友然后普及到社会群体。“中秋博饼”延续至今,具有其社会价值:经过正确引导和弘扬,可以增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学术价值:纳入闽南文化范畴进行研究,有利于全面了解闽南社会发展史;经济价值:可促进第三产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近年来,它也逐渐传播到闽南周边地区,甚至港、台以及部分闽南籍华侨华人侨居地,作为乡邦文化被接受和弘扬。
关于中秋,除了博饼习俗流行以外,在闽台地区还流行不少与中秋相关的谚语、俗语。
闽台有谚语说“年到月半,时日有得看”。这里的“月半”特指中秋,时间一旦过了中秋节,一年的时间即将过去。说明时间过得非常快。也有说:“月看十九,年看中秋而悠悠。”意思相同。
另外,泉州地区每逢中秋,家家祭祀祖先。人们认为中秋月圆人团圆,也是吉祥的节日。但祀祖供品却很简单,只有月饼、番薯、芋头等。无月饼的人家则煎“甜芋饼”代之,祭祀完毕,即以这些供品作午餐。俗语就有说“饱胀中秋,漏屎(拉肚子)五月节”,番薯吃下容易发酵饱胀;五月节(端午节)吃“煎(饣追)”油腻,口渴喝下茶水,与油腻不调和,经受不了就要拉肚子了。
另外,泉州人把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与元末人民反抗蒙古贵族专制统治的起义联系在一起。至今泉州民间还流传着一句俗语:“二家养一元,一夜杀完全(即全杀完)。”传说当时泉州汉人要三家合养一名元兵,稍有侍候不周,即遭毒打辱骂,大家忍无可忍,于中秋节这天发动起义,杀死所养元兵。起义前就是通过在月饼馅里密藏纸条,约定起义时间。此俗语由此而来。
闽台惯常使用的与中秋相关的俗语还有如下几例:
八月十五,听香食芋。(八月十五中秋节,有听香吃芋习俗)
云遮中秋月,雨沃上元灯。(中秋晚上云遮月,元宵晚上雨淋灯)
八月中秋雨,节后雨水多。(八月十五下雨,中秋节后多雨)
中秋有雨冬节睛。(八月十五有小雨,冬至就会大晴天)
好中秋,好晚稻。(八月十五大晴天,预告晚稻好收成)
食中秋,厝内勼。(吃过中秋节以后,天气渐冷少出门)
过了中秋暗暝,一暝较寒一暝。(过了中秋节晚上,一夜比一夜寒冷)
过了八月半,巷头巷尾无相看。(过了八月十五,秋风大户外活动少)
……(海峡之声网 江德能)
[责任编辑:普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