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要闻

月光下的天人哲思——中秋的起源及其文化内涵

时间:2014年09月08日 13:2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中秋是月节,是以圆月为标志、寄寓着中华儿女团圆的梦想、积淀着中华儿女团圆的心理诉求的节日。各地区、各民族过节的习俗异趣纷呈,然而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中秋所体现出的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它凝聚着中华儿女的心,熔铸着中华儿女的魂。

  从祭月到赏月

  中华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月亮文化。月亮称“太阴”,与太阳分别成为中华文化中代表阴阳的“两极”。月亮崇拜古已有之——远古先民看见月出月落、月缺月圆,感受到一股神秘的力量支配着大地,心生敬畏。《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自周朝起,中国就有祭月仪式,且祭月的习俗绵延不绝,现在北京的月坛即为明清帝王祭月的场所。祭月扩至民间,民众亦有广泛的拜月习俗。

  随着文明发展,人们对月亮的敬畏心理逐步减淡,观赏心态逐步加强。长期的农耕社会,使中华民族对月亮自古以来就有细致的体察。阳历15号月不必圆,而华人的农历,每月十五总是月圆。正月十五元宵、七月十五中元、八月十五中秋,都是传统大节。太阳总是圆的,而月亮变化不居,中华儿女细致地为之命名:朔、望、晦;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月牙儿、一钩新月、一轮满月。

  在对月亮的观察中,人们逐渐发现“月到中秋分外明”。秋分时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在赤道上,一天的昼与夜等长,古时祭月选择在秋分。但秋分多不是满月,农历八月十五是最接近秋分的一个满月之日。此日秋高气爽,夜空如洗,月亮又大又圆,于是中秋节就选择在了八月十五。加之这时正是秋收时节,五谷丰登、瓜果满架,人们的心情最是喜悦。到唐代,中秋节正式形成,赏月逐渐成为全民族的习俗。

  与西方狂欢节的格调不同,中国的中秋是恬静清雅的。传说唐明皇游月宫,见城楼门匾上写着“广寒清虚之府”,便称月宫为“广寒宫”。京剧《贵妃醉酒》里,杨贵妃自比广寒宫的嫦娥,称月亮为“冰轮”“玉兔”。中秋呈现的多是“寒”“清”“冰”“玉”之意境,我们要找回并学会欣赏中秋节的这种美。

  拜月赏月萌发的天人之思

  宁静而朦胧的月夜,让人澄思静虑。人们在敬畏拜月、融情赏月的同时萌发了天人之思。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写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月亏而盈,盈而复亏,却永远照耀在历史的长空。月亮永久而人生短暂,人生能不能像月亮那样生生不息?屈原在《天问》中发出“夜光何德,死则又育”之问。李白《把酒问月》从“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写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苏东坡承屈原、李白之意,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中华月亮文化中的人伦情思和天人哲思熔于一炉,炉火纯青。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子由即苏辙。苏轼和苏辙是情深意笃的兄弟,苏轼每到一个地方,都有诗文寄给苏辙。苏轼原在杭州任通判,因为苏辙在济南做官,所以他特地请求北徙,来到密州,就是现在的山东诸城任职。虽然两个地方相隔不远,但是兄弟俩还是好久不能见面,苏辙在词中是作为不能团聚的亲人的代表。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明月和月宫都是仙界,亘古恒久无须也无从纪年。无须问而偏要问,这是醉了,是“究天人之际”的哲思。月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先在楼阁间搜寻作者,没找到,钻进窗户搜寻,终于找到了这个因思念亲人而无眠的词人苏轼。“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你找我干什么?该不会也因情衔恨吧,怎么总以团之月撩拨不团圆之人?反差越大,思念之苦越深!所以,对圆月的怨责,表达的是思亲的情深、情苦。这是一种憾恨。如何排解呢?

[责任编辑:雍紫薇]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