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诗人们在中秋节这样的日子,必然要吟诗。如果那时有朋友圈,会是什么样子?
刘禹锡 元稹 白行简 李商隐 小蛮 樊素
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哥哥,要振作!要知道,在后世,你可是与我并称“刘白”的奇男子哟!
白居易回复刘禹锡:梦得兄,就知道你懂我,真是“同年同病同心事,除却苏州更是谁”啊。
元稹:好哥们儿,一辈子。
白居易回复元稹:昨日夜半三更,我又梦见你了。
元稹回复白居易:微之啊微之,“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白行简:哥哥,我写了一个小说《三梦记》,献给你。
李白:诗写得一般。不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直白,不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飘逸,不如“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亘古通今。
杜甫回复李白:李大哥!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我想你想得好苦啊,改天有空一起喝酒。
李白回复杜甫:你写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颇有我的风采。小弟加油哦。
杜甫回复李白:(痛哭)好的!好的!
李商隐:前面两位怎么穿越了!白兄的遭遇我也感同身受啊,只可惜党争太烈啊,真是“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杜牧回复李商隐:“三声欲断疑肠断,饶是少年须白头。”改天我带你去扬州耍耍。
唐诗中首现
“中秋节”的概念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皇家要在这天拜祭月神,民间则要庆祝秋季的丰收,拜祭土地神。但在唐代以前,史籍上没有关于中秋的记载。
中秋节的概念,先是出现在了唐诗中。据统计,在4万余首唐诗中,写到八月十五赏月的诗歌共有111首,分别来自65个诗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韩愈的《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刘禹锡的《八月十五日夜观月》等。
唐诗中的中秋节,没有月饼,只有月亮。月亮大多与乡愁有关,这多半是因为感性的诗人由满月联想到自身的境遇,便发出感叹,中秋节也被赋予了思念、团圆的含义。
那时的中秋习俗,也就只有望月了。五代王德裕的笔记小说《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了唐玄宗要建“望月台”的故事:在八月十五的夜晚,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太液池边凭栏望月。视野受限制,唐玄宗便下命令,让人在太液池建起百尺高台,来年他和贵妃便要在此望月。可惜紧接着就是安史之乱,贵妃没有了,这个高台也只剩了地基。
正所谓“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在中秋节这天写诗的人,大多是孤单的。唐代的诗人总在旅途中,白居易被贬江州,在八月十五这天赏月,忽然想起昔日在长安曲江池畔的胜景,顿起思乡、思旧之情。陈寅恪说,白居易前半生的好友是元稹,他俩一同提倡新乐府,哪怕分离也是书信不断,感人至深。白居易后半生的好友便是刘禹锡,二人分处异地,诗歌酬唱往复不衰,这些竟被辑录成《刘白唱和集》。
苏辙 秦观 黄庭坚 王朝云 欧阳修
柳永
苏辙:哥哥,今宵有酒今宵醉。你不是说过了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秦观:看到大哥这首诗,不知为何,悲从中来。“岁月匆匆人老大”,我却还在外漂泊着。
黄庭坚回复秦观:“望中秋,才有几日十分圆”,不要泄气,跟着大哥混,美好的日子等着咱们呢。
苏轼回复秦观:是哥连累你了。哼,那群小人!
王安石回复苏轼:呵呵,海南欢迎你……
欧阳修回复王安石:君子群而不党……
司马光回复王安石:呵呵。
柳永:我从情感角度来分析一下这首诗:其实男女拍拖,新鲜感最长普遍都只有两个月。当两个月过去后,两个人就需磨合半年左右,这其间极容易分手。但当半年过后两人间所产生的就不只是当初所凭借的喜欢与好感,而是真正的爱与在乎。未来的路,靠的就是这份在乎与心里的爱了……
王朝云:明年中秋,还有我嘛……
宋代把中秋
真正当节来过
宋代的中秋,就真正是当节日来过了。中秋节的提法,最早出现在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这本书也第一次提到了“月饼”,不过当时的月饼是普通的点心,还没有过中秋就要吃月饼的习俗。
那时的八月十五,不再仅仅是望月了,而是“玩月”。宋代城市生活的发达,让中秋节这天非常热闹,有钱的人在自家庭院里赏月,普通人就去酒楼包酒席赏月,小孩子在夜市里嬉戏,通宵达旦。
苏轼因为新党、旧党两面不讨好,所以他的大半生都在外漂泊,他一路被贬,一路向南,先是黄州,后是惠州,再之后又是海南。期间他的门人和崇拜者们也连带着被贬,苏轼那是相当苦闷。不过他的苦从来都不说出口,而是化成了传世的诗文。
被贬谪的岁月,能支撑苏轼的,也就是亲人和朋友了。弟弟苏辙跟他感情最深,《水调歌头·中秋》便是苏轼为苏辙所作。有分离也有重聚,在另一个中秋夜,他终于能与苏辙共赏中秋月,但还是感伤于团圆不久后就要分别的事实。
贾雨村 贾元春 贾母 贾敬 贾政
王夫人 薛姨妈 王熙凤 李纨 贾迎春
贾探春 贾惜春 史湘云 袭人 尤二姐
尤三姐 周瑞家的 鲍二家的 焦大
贾雨村:“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这是我在奇书《红楼梦》中第一回的中秋节时吟出的对联。求点评。
贾雨村:等等,“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这说的不是我吧?求安慰!
薛蟠:姐姐这首诗写得真是好呢!就是看不懂!我还是喜欢“一个蚊子哼哼哼,两个苍蝇嗡嗡嗡”。
香菱:宝姐姐诗写得真好,能不能教教我怎么作诗?
薛蟠回复香菱:你凑什么热闹!
薛宝钗回复薛蟠:我偏要教她。
史湘云:吃了螃蟹我就乏了,想睡觉……
薛宝钗回复史湘云:小心着凉。
贾宝玉:骂得真痛快!
林黛玉:呵呵,宝姐姐平日逢人就点赞,看来不是白点的。
贾宝玉回复林黛玉:我只给你一个人点赞哦,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林黛玉回复贾宝玉:去去去!宝姐姐这首诗真是写得好,我也不如。
贾宝玉回复林黛玉:你的菊花诗最棒!
林黛玉回复贾宝玉:滚!
明清小说中的
隆重节日
明清时的中秋节,就更隆重了,《红楼梦》中便体现得非常明显。小说第一回,就是贾雨村在中秋节这天举头望月吟诗,还与邻居小酌一番。之后故事才被他引着走进了大观园。
大观园里的中秋节,则是一场盛大的聚会。姐姐妹妹们还有贾宝玉一起结起了海棠诗社,在八月十五这天,赏菊花,吟菊花诗;吃螃蟹,再吟螃蟹诗。菊花诗是林黛玉独占鳌头,但是螃蟹诗则是薛宝钗写得好。让人奇怪的是,一贯以乖乖女形象示人的宝姐姐,却在诗中无情地讽刺了世人。
这时的大观园,正处在极盛期,处处都是生机勃勃。不过,到了下一次中秋节,就只见衰败之气了。这已经是第七十五回,这次中秋节的仪式感最强,首先是贾母带着大家在月台上焚香拜月,旁边摆着“瓜饼及各色果品”。之后大家便玩起了击鼓传花的游戏,花便是应景的桂花。不过花却传到了最无趣的贾政手中。
游戏之后,贾母看见满月,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便令人吹笛。在缥缈的笛声中,大家一起去赏桂花。之后,林黛玉和史湘云便跑到水边的凹晶馆,一边赏月,一边联诗。相比上一次中秋,这次只剩下她们两个人。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