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清明
编者按
●
清明最早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它在春分后半个月,此时春色已浓,阳光明媚,绿草如茵。气温渐渐升高,正是农耕的大好季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桃红柳绿,风和清明。
清明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因子和精神载体。无论是悲欢离合,哀思绵绵,还是杏花沾雨,杨柳依依,它带给我们的,总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慰藉和文化上的代代传承。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曾经清明大如年
文/孙继兰
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清明节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尤其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怎样认识它,保护它,弘扬它,都还有待进一步讨论。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历史悠远,曾经有过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它的历史轨迹并不十分清晰;另一方面是中国幅员广袤,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区的人群又会不断地形成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或者说这里有不少“地方性知识”,也有待梳理。而在进入现代化进程的今天,古老的清明节将如何传承与更新,这又是一个问题。
寒食与改火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节气并不都是节日,起初只是古人为了安排农事,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不同位置,将全年平均划分成24个段落。节气被大家当作节日来过的,其实并不多,除清明之外,立春、立夏、冬至,这3个节气在历史上也颇受人重视,不过都还没有清明这么引人注目。杭嘉湖一带民众说:“清明大如年”,甚至要吃“清明夜饭”,就像吃年夜饭这么隆重。
清明在一开始的时候仅仅是个节气。这时候,大部分地区冬去春来,气候暖和,要开始春耕播种了。这就是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内涵所在。后来它成为节日,那是因为又增加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文化内涵,这就要从禁火说起。古诗有“未到清明先禁火”,指的是当年有个寒食节,寒食这天要禁火。而寒食节的日期大致与清明节相近,后来两节合二为一,所以给人留下的印象格外深。
有学者考证,世界上有很多古老的民族,当年都有过禁火的习俗。禁火又称改火,或者干脆说是迎新火。古人以为,这个火用的时间长了,就用旧了,它就不好了,要重新取火,取新的火种来用。通常是一年一次(也有一年几次的),在每年春天的某一天,举行一种隆重的仪式,熄灭旧火,然后取来新火。在新旧火交替之际,有一天或几天是没有火的,人们只好吃冷的食物,所以称为寒食节。
大家都知道奥运圣火,其实,在民俗学的范畴里,我国古代一些地方也要迎新火,要改火。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改火和古希腊、罗马的祀火有相似之处。据说一直到近现代,在浙江云和山区,居然还保存着这样一种“迎新火”的古老习俗,很值得关注。在非遗视野下谈论清明,我们当然首先要说一说禁火与迎新火的事。
一般说来,寒食节就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既然寒食禁火,到清明这一天就要迎新火了。据史料记载,唐代的皇帝要在清明节举行“清明赐火”的典礼。公元807年清明节,白居易得到朝廷赐火,还专门写过一份谢状,这份谢状后来被收入了《白居易集笺校》这本书里,可见此事之隆重。在一些唐诗里,也都有着当时的民众在清明节钻取新火的描述。
扫墓与踏青
清明迎新火的习俗,后来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不过清明扫墓的习俗却一直被传承了下来。
大概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清明扫墓的习俗。白居易有诗:“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正是当年清明节风俗的生动写照。
饮水思源,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表现为习俗,古人究竟用什么方式纪念祖先,这中间有着十分复杂的演变历程。大概商周时期,贵族祀祖在宗庙,普通民众无宗庙,只能在家中祭祖。到了汉代,就出现了祠堂。祠堂祭祖的时间,历代有变化,各地也不尽相同,比如大年初一、元宵、清明、端午、中元节、冬至等节日。至于清明扫墓起于何时?还有待考证。《旧唐书》载:“寒食上墓,礼往无文,近代相沿,寖以成俗,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为五礼,永为常式。”从这段文字推测,大概也是在唐代,官方在当时民间风俗基础上将其逐渐上升为“礼”,久而久之,终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遵循为一种行为规范。
中国人用土葬,由来已久,大量古墓葬就是明证。既然祖先就被安葬在墓里,保护好这个墓地,也就成了子孙们责无旁贷的重任。春天到了,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郊外的祖先墓地,要去查看一番,看看墓碑有否损坏,墓穴是否塌陷,除除草,加加土,修整一番。借此机会,备一份祭品,在墓前祭奠,烧几张纸钱,也就是必须做的事了。
至于扫墓是否非要放在清明节不可?这倒也不一定。事实上也有一些地区,历来是在冬至扫墓,或是除夕、年节扫墓的。不过清明扫墓的习俗最为流行,这恐怕和这时候的气候适宜扫墓有关。毕竟墓地大多在郊外,城里的人们要扫墓,也得选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清明节正好具备了这些条件,同时它又是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就被人们选中了。这大概就是《旧唐书》所说的“寖以成俗”吧。
庙会与狂欢
清明节之所以热闹,除了扫墓之外,还跟各地的庙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庙会由来已久,通常是指围绕着某个(或一群)庙宇所发生的一种群体性的信仰活动,它的发生时间往往是固定的,成为一种周期性的文化活动,相沿成习,通常又可以称之为文化空间。历史上的庙会并不一定都安排在清明节,不过各地的清明节前后往往会有一些令人瞩目的庙会,这也是事实。
春秋时期十分盛行的上巳节,后来逐渐演变为游春,它的时间安排和清明其实就很近,一些节日内容,也与清明大致相仿。《诗经》中的一些名篇曾经记录下当年的生动情景,有人甚至说这是东方的狂欢节。唐宋以降,上巳节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被后起的庙会所取代,而清明节的影响力却愈趋强大。久而久之,在一些地方,民众往往只知清明而不知上巳,其实上巳的一些节日内容随着岁月流逝已经悄无声息地被清明所承继了。
在许多地方,庙会的安排又与当地的农业生产有关。清明前后,农村大忙即将开始,人们借庙会之机,做些备耕的准备,也在情理之中。养蚕曾经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农活,而养春蚕的季节正好在清明之后。历史上一些以祭祀蚕神为中心的庙会就往往被安排在清明节。沿袭至今,湖州含山的“轧蚕花”就是远近闻名的一个以祭祀蚕神为中心的盛大庙会,它的时间历来被安排在清明节。
传统庙会往往会成为一种民间的狂欢,它不仅仅只是祭祀神灵,同时还成为民族民间艺术的大展演,成为重要的商贸集市,成为人们放松身心,探亲访友,乃至谈情说爱的最佳时机。清明节一旦与传统庙会相粘连,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顿时大大提高,这是不言而喻的。
在杭嘉湖一带,比较引人注目的节日活动有吃青团子、放风筝以及各类船上的竞技、杂技与游艺。除此之外,荡秋千、斗鸡等游戏在历史上也曾经成为清明节的活动之一。有的地方还会在清明时节举行水会。顾名思义,就是迎神赛会时通常在陆地上表演的一个个方阵,届时都被搬上了一艘艘大船,沿着河道缓缓驶去,围观的人们则在两岸助兴,自然又是一种别致的情调。
清明节当代走向
时至今日,古老的清明节又将如何传承与更新?说得更具体些,我们是要讨论清明节这天既然放了假,人们又该如何来安排这一天的假日活动呢?
通过各种媒体,人们已经在饶有兴趣地展开着这方面的讨论。对于民俗学者来说,我们的职责是观察而不应该过多地干预。民众过节日,是民众的事,他们有权这么过,也有权那么过,不必强求一律。只是如果某一种节日活动形式被大多数民众自觉地采用,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成为集体习惯,这就形成了民俗。反之,即使少数人大力提倡,如果多数人就是不愿意这么做,最终还是成不了民俗的。历史上,这样的例证很多。
清明节的当代走向其实也大致如此。就目前国内的大部分地区而言,祭祖扫墓这一民俗活动仍然是清明节的一大主题,这是不必怀疑的。祭祖扫墓的文化意义,也不必赘言。我们所需要讨论的,一是扫墓的具体方法,比如烧纸和焚烧香烛的做法有待改进;二是在大城市里由于扫墓过于集中所引起的交通拥堵也正在逼迫着大家适当调整扫墓的时间;三是随着墓葬方式的演变,扫墓方式可能也会有所变异。在以上几个问题上,各地民众都在自发地进行调适,逐步引导清明节俗向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历代放假制度
文/孙武卫
清明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祭祖和扫墓的重要节日,为了让在政府工作的人有足够的时间祭祖扫墓,朝廷会给他们放假,但是各个朝代的放假制度有所差异。
汉朝时期,寒食节是汉朝祭祖和扫墓的重要节日,而不是清明节,因此清明节尚未列为国家的法定节日。在汉朝,只有夏至和冬至属于法定节假日,但是政府官员有休沐日,上班5天休息1天,除了休沐,还有例假,他们可以利用休沐和例假享受清明节的乐趣。
唐朝时期,清明节首次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唐玄宗李隆基将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假连放,组成了继元宵假期之后的4天小长假;唐肃宗李亨也是将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假连放,但是假期由4天增加到7天,组成7天黄金周;唐代宗李豫将清明节假单独放,假期5天,可见唐代对清明节的重视。
宋朝延续了唐朝放假的做法,将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假连放,假期7天。宋朝时期,寒食节和清明节融为一体,而且在节日期间朝廷会举办多项活动,节日氛围非常浓厚。
元朝时期,清明节与元旦一样是元朝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元朝的皇帝生日天寿节和冬至放假2天,而清明节放假3天,足以说明元朝对清明节的重视。
清朝时期,清明节不再是国家的法定节假日,清朝只保留了元旦、元宵和冬至的假期,其他的节日都已取消。虽然朝廷不放假,但是清明那天人们还会外出祭祖、扫墓和踏青。
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其中规定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1天。2009年改为3天。
不管是否放假,都未曾减弱清明节时人们外出祭祖扫墓和享受清明节习俗的热情。
诗词清明
文/张 丽
要论起将清明写得最生动,最丰富多彩的,莫过于温庭筠的《清明日》:“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短短40字,便将清明这天的景色及活动,诗情画意般展现在人们面前。整首诗画面感强烈,生活味亦十足。
要论将清明踏青写得最巧妙的,则要数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作者没有从正面直接描述清明踏青的热闹和美好的春景。而是巧借梨花引出人们对春天百花盛开的遐想。更用“半出城”“日暮笙歌”渲染了春游的热闹场景。当暮色降临,游玩了一天的人们,意犹未尽地踏上归途时,那些被迫暂时离家的黄莺,又重新回到绿柳之上,更让人对白天的喧闹产生丰富的联想。
王磐的《清江引清明日出游》则告诉读者,清明时节,去大自然踏青,这是最好的去处:“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在明媚的春光里,阵阵花香飘过,更有黄莺鸟快乐的鸣叫声。策马穿行在郁郁葱葱的柳树丛中,秋千荡在春风里,传来荡千人欢快的笑声,这是一幅多么醉人的春景图。
看来,古人崇尚休闲,享受自然,选择春光明媚的清明时节去郊游踏青,这种恬淡惬意的生活方式,时至今日,仍是值得我们推崇与借鉴的一种减压方式。
[责任编辑:普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