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书讯

早年杜月笙:“来日我若不能荣宗耀祖,誓不言归!”

2016年12月28日 09:07:18  来源:凤凰读书
字号:    

  中华民国二十年六月十日,耗资纹银四十余万两,筹建经年的“杜氏家祠”落成;时值杜月笙(镛)先生四十四岁,事业绚烂之极,声誉如日中天,以他个人的心情来说,“衣锦荣归,踌躇满志”,约略可以当之。

  因为他出身一个小商人的家庭,三岁失恃,五岁失怙,八岁那年,爱他如同己出的继母,以生活所迫,脱离杜氏门庭。杜月笙依食外家,十五岁出外谋生,赤手空拳,渡江到上海求生存,打天下。外祖母送他到半途之中的八字桥,相对泣别,当时他泪眼望着高桥,立了个誓:

  “来日我若不能荣宗耀祖,誓不言归!”

  廿九年后,杜月笙在浦东高桥原籍“奉主入祠”,众庶腾欢,百朋宠锡,盛况堪称空前,时至今日,仍然有人津津乐道,许为民国开元以后,太平盛世的无上豪举。先总统蒋公题赠匾额,再颁祝词,此外赠匾的还有三位退职总统暨执政,徐世昌、曹锟、段祺瑞;以及吴佩孚、章太炎、于右任、李烈钧、张学良、张宗昌、马福祥、班禅等,致翰章祝词的有胡汉民、汪精卫、郑孝胥、杨度、何成濬、谷正伦、杨杰、邓锡侯,全国各省各埠,均派代表专程致贺。在杜月笙与其家人之后列队行进的亲友,多达五六千人。上海市民,几于空城而出,麇集街道两侧参观。曾有人说,当时盛况,较诸伦敦英皇加冕,亦无逊色。

  然而无可否认,杜月笙在这一派花团锦簇、雍容华贵之中,他的内心仍有几许悲酸,一缕惆怅。除了回首当年的艰辛,他还有一腔憾恨;由于父母死得早,近支族人丁口单薄,杜月笙不但对他的先世茫无所知,甚至连他祖父的名讳也说不上来。

  幸有一代朴学大师,古文泰斗章炳麟(太炎),根据杜月笙儿时听闻杜家是由浙江海宁迁来这一点,详征博引,考校杜氏世系,确定江南之杜,以山阴杜衍始著。章太炎为此特地写了一篇《高桥杜氏祠堂记》,为传诵一时的皇皇之作,同时也是为杜月笙写传记最重要的一篇文献:

  “杜之先出于帝尧。夏时有刘累,及周封于杜,为杜伯。其子隰叔违难于周,适晋而为范氏,范氏支子在秦者复为刘,以启汉家。故杜也、范也、刘也,皆同出也。杜氏在汉也,有卫史大夫周,始自南阳徙茂陵。自是至唐世为九望。其八祖皆御史大夫。惟在濮阳者祖七国时杜赫,自江以南无闻焉。宋世有祁公衍,实家山阴,江南之杜自是始著也。高桥者,上海浦东之乡也。杜氏宅其地,盖不知几何世?其署郡犹日京兆。末孙镛自寒微起为任侠,以讨祅寇,有安集上海功,江南北豪杰皆宗之。始就高桥建祠堂,祀其父祖以上,同堂异室之制,近世虽至尊犹然。故诸子庶不立别庙,独为一堂,以昭穆叙群主,盖通制然也。凡祠堂为阯八亩,其堧地以待设塾及图书馆,所以流世泽率后昆也。余处上海,久与镛习识。祠成而镛请为之记。夫祠堂者,上以具岁时之享,下使子孙瞻焉,以梱致其室家者也。杜氏在汉唐,其为卿相者以十数,盛矣。上推至帝尧,又弥盛矣。虽然,自尧之盛,尚不能覆露其子,使袭大宝,其余虽登公辅,赐汤沐之邑,曾微百年,后之人至不能指其先世里居所在,此镛所知也。为子孙者,岂不在于自振拔乎哉?和以处宗族,勤以长地材,福倍汉唐盛世可也。其兄弟不辑,其居处日愉,祸倍矜寡无告可也。抑闻之古之训言,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不可谓不朽。称不朽者,惟立德立功立言,宜追观杜氏之先,立德莫如大司空林,立功莫如当阳侯预,立言莫如岐公佑,其取法非远也。镛既以讨贼有功,其当益崇明德,为后世程法。然后课以道艺,使其就文质,化为畔谚,以企于古之立言者。有是三者,而济以和宗族,勤地材,则于守其宗祊也何有。不然,皆之九望,奄然泯没于今者七八矣。虽有丹楹之座,穷九州美味之飨,其足以传嗣者几何?吁!可畏也,乃记之云尔。”

  章文中所称的:“宋世有祁公衍,实家山阴,江南之杜自是始著也。”以及“自尧之盛,尚不能覆露其子,使袭大宝,其余虽登公辅,赐汤沐之邑,曾微百年,后之人至不能指其先世里居所在,此镛所知也。为子孙者,岂不在于自振拔乎哉?”其实,杜月笙对于纂修谱牒这一桩大事,始终念念不忘,曾经多方致力,民国十九年(1930)起,即已分刊告白,广事征集资料。一九四九年,犹仍延请学人代为编纂,可惜大功尚未告成,中共渡江,杜月笙挈家人匆匆赴香港。这部未完成的族谱,因之束诸高阁。

  本文摘自《杜月笙传》,章君榖 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