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傅小平的《四分之三的沉默:当代文学对话录》,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他对文学的敬畏,他敬畏的并不是某一位作家,也不是某部文学作品,而是一种纯然的,向人类精神深处漫溯的文学精神。
在该书中,傅小平与莫言、贾平凹、哈金、张炜、阿来、齐邦媛、高尔泰、安妮宝贝、杨炼、欧阳江河等21位在当代文坛颇有影响力的作家展开一场场关于文学的深入对话,与媒体上司空见惯的温和、表扬式对谈不同,傅小平与作家的对话是犀利而深刻的。他拥有能够将作家写作中的犹疑、躲闪、逃避全部发掘出来的能力,进而展开深入对话。就连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他的犀利提问下,都要直面创作中的缺憾。这种让作家回到写作现场,与他一起重新解构人物以及进行精神追问的能量,在当代中国文坛以及评论界都是罕见而珍贵的。
在书中,我们看到了傅小平与作家之间智慧的碰撞以及思想的角力,他批评莫言在《蛙》中塑造的人物蝌蚪,因将故事讲得太快而在一些地方飘了起来,“因为飘,也就偏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安妮宝贝作品的“自我言说”,让人沉浸其中而后又难以留下印象,以及对一些人物的“类型化”塑造提出了质疑。他直接向欧阳江河提问:“在早期诗歌写作里,你带入了很多真切的个人经验和情感;在近年创作的长诗里,因过于诉求理性,自我被泛化或是抽空了?”
这些问题无疑是尖锐甚至是刺耳的,但就文学对谈而言,没有这样的刀刀见骨、步步紧逼,就不会有作家全然投入的对答,更难以产生思想的碰撞。正如杨炼所说“傅小平的文学对话,本身就是精彩的文学作品。他像个灵巧的内心侦探,善用对话这一独特的文体,跟踪、追寻、审视、厘清当代中国文学诸大家,迫使作者摊开思想地图,辅助读者裁定作家是否能自圆其说,最终验证于作品的质地。”从书中不同作家的回答风格,亦可窥见作家的阅历见识以及心胸气度。
莫言直言作品发表前,若能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小说肯定会写得更好,彰显一代文学大家的虚怀若谷。欧阳江河提出自己对诗歌不同的见解,他说“我要做的恰恰是不要去轻易地打动人,要对置身其中的时代做更复杂的关照”,他讲述自己“反消费的美学诉求”,要将理性与非理性都调动起来“把它们综合成一种诗意”,狂狷也好、辩驳也罢,他这种反消费的美学诉求,反诗意的诗意表达,终要接受读者的检验。
文学有很多品相,她可以庄严、典雅、磅礴,也可以诙谐、冷峻,甚至是冷酷。她可以于历史的大处着眼,也可于生活的幽微处起笔,可以激昂纵越,上下五千年旁征博引,也可以冷静克制,在不动声色中令人感受到火山未喷发前地底的涌动。文学从来不会有标准答案,但无论如何,文学都不应失去一种精神,即作家质疑社会、质疑生活,不断追问、不断反思的能力。在书中,很多作家都表现出了对社会、对人心深切的关注,莫言、贾平凹等作家更是具备在一层一层的集体意志中唤醒个人精神,在个人的喧嚣表达中寻找集体命运、社会命运的能力,他们都是令人尊敬的时代书写者。
傅小平并不会止步于作家们的回答,他总是问题套着问题,对作家提出的新理念、新观点,予以继续追问,又或延伸出新的问题。在基于对作家作品的解读、探寻外,傅小平往往会请作家就社会上的一些文学观点,以及相关的文学现象进行点评。面对这些问题,有些作家举重若轻,有些作家深度反思,有些作家在与傅小平的来往问答中展现真知灼见,也有些作家答非所问,沉浸在自我意识里,一味辩解。
这样的文学对答,也是作家见心见性的一部分,我们甚至可以从中预见一些作家未来的文学成就,那些缺乏反思,傲气多于傲骨,有小见识却无大格局的作家,其作品终是难以超脱时代的。他们可以红极一时,却也只能是市场性的走红;而有些作家,对时代、对社会心怀悲悯,不断地追问人心、人性,不断地反思自己,反思社会。他们的作品,即使目前不被广泛认可,充满争议,在未来也会展现出超越时代的生命力。
相对于文学创作,国内的文学批评是薄弱的,在书中,很多位作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这个问题。笔者以为,批评者的水平所限固然是一方面,但更为重要的是在众声喧哗的世界,市场的力量冲击了人们对文学的尊重,令人们难以静下心来,去慢慢品味一部作品,赏鉴一首诗歌,评论成了一道道粗制快餐。如傅小平这般,沉到作品的内核里的评论人,他们的价值并不亚于一位优秀的作家,他的文学对谈是回到写作现场的思想盛宴。
[责任编辑:杨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