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交流与合作

豫剧在台湾天马行空爱跨界

2017年02月23日 08:26:3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图为台湾豫剧团《约/束》剧照,剧中名角王海玲正表演绝活。(资料图片)

图为奇巧剧团《波丽士灰阑记》(改编自布莱希特《高加索灰阑记》)宣传照。(资料图片)

  去年岁末,记者在台期间赶上了台湾豫剧团的两场戏,头天晚上演出年度大戏《飞马行》,次日则是“王海玲经典传承计划”的重头戏《香囊记》。前者以鲜卑族凄美爱情故事开创新局,铺陈草原儿女情怀;后者作为豫剧花旦必修剧目,由“台湾豫剧皇后”王海玲培养出的新生代演员接棒演出。台湾豫剧团艺术总监林幸慧特别为这档演出规划了主题:“一样花轿,两样情怀”。

  事实上,传统戏与创新戏“1+1”的方式,已是台湾豫剧团惯用的推广手法。台湾豫剧团团长彭宏志对记者说,团队营销策略是传统戏搭配创新戏,观众购买套票。“很期待以创新戏吸引年轻人关注传统戏,从而认识到传统之美,而不是只奔着舞台声光创意去,那就失去了传承的意义。”

  【年轻观众反倒比老观众多】

  彭宏志说,现在因为要吸引年轻观众走进剧场,必须在传统的架构上做创新。剧团每年都会推一两出新编戏,目前看来观众的接受度相当好。去年上半年演出的《兰若寺》(剧中对宁采臣和燕赤霞情感关系的设定暧昧)颠覆观众过去对聂小倩和燕赤霞的看法,上座率有九成八,《飞马行》演出时就满座了。在传统戏演出方面,票房再不济还有九成二左右,最高则有九成八左右。现在无论传统戏还是创新戏,30岁以下的年轻观众都占一半以上。

  “年轻人看演员表演,可能没有老观众看得那么精细,他们对传统戏认识的形成还要来自通识课程、中文系教育等,只有进到里面去,才看得出门道,否则可能就是看热闹。”彭宏志说。在台湾豫剧团前负责人韦国泰看来,只要有机会跟年轻人互动,他们是可以跟老观众一样来欣赏传统戏曲的。“我们现在的年轻观众反倒比老观众多。”

  “剧团在台湾每个区域、每所学校几乎都设有联络窗口,以高中和大学为主,会长期去经营。在演儿童剧时,也会走进幼儿园和小学。去校园就以创新戏推广为主。有时会去社区大学,那里年龄大的人比较多,传统戏也会到那里做推广。”彭宏志说。

  “我们以前在创作上走的路子是以传统为主、创新为辅,现在有反转的趋势。”彭宏志说,剧团在实验剧上也有两部(《试妻!弒妻!》《刘青提的地狱》),已经开了个头。

  【作品中融入台湾文化元素】

  回顾台湾豫剧团历年作品,其中既不乏《包公误》《杨金花》《新对花枪》等经典剧目,又有《武后与婉儿》《慈禧与珍妃》《花嫁巫娘》等新编戏,而跨文化之作“豫莎剧”三部曲《约/束》《量·度》《天问》(分别改编自莎翁《威尼斯商人》《一报还一报》《李尔王》)近年来更是备受关注。

  “豫莎剧”三部曲编剧陈芳对记者说,豫剧在台湾发展,观众会觉得有隔阂。它要超越地方剧种,以回归艺术本质的努力来证明存在的意义。能不能演“好戏”,比它是什么“剧种”更重要。它的问题不在于是否“来自大陆”,而在于如何适应台湾观众的审美需求。韦国泰告诉记者,“河南豫剧界想有所突破,但碍于规范和传统,怕步子走得不像豫剧,脱离了原汁原味。台湾就没有那么多包袱,可以天马行空,只要维持豫剧唱腔,其他就是任意挥洒。”

  陈芳以《约/束》的创作为例分析道,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讨论的是经济、宗教、种族问题,到了豫剧《约/束》里,因为台湾人什么神仙都拜,所以没有宗教问题,只有种族(族群)问题。台湾的族群问题蛮严重,社会还处在撕裂中,比如你是台湾“本土的”还是“外来的”,每次选举中都会撕裂一次,这是我们关注的地方。台词里也会出现“臭豆腐”“蓝、绿、红、橘”台湾政党颜色的隐喻,这些都是在地文化。

  在陈芳看来,豫剧在台湾的“本土化”,并非指说闽南语、唱闽南歌、演闽南事等狭隘的定义,而是在表演艺术上融入台湾文化的元素。也许只是一副表情、一个动作、一句台词或一项道具的设计,就能让本地观众会心共鸣。在创新改革上也不限于音乐,容妆、服饰、舞美等都有变化。

  【跨剧种实践撞击艺术火花】

  台湾学者曾永义对记者说,豫剧是地方戏曲,包容性比较大。地方戏曲在广大群众之间,可以吸收供其运用的艺术元素,庶民性强,只要保留梆子腔的腔调特质,其他艺术元素的创新生发都容易加入。

  王海玲向记者细数“跨界”表演经历:“我也去‘国光’剧团(台湾职业京剧团)演过贾母,唱的不是纯正京腔,他们请我去也不是为了表演纯正的京剧。台湾流行跨剧种,不同的剧种在一起表演,可能撞击出不同的火花。那出戏里贾母的戏份儿很重,现在讲究大‘卡司’(演出阵容),我去能给他们增加票房,也能使戏更有可看性。除京剧外,我还演过歌仔戏,跟唐美云也合作过。”

  “我在台湾土生土长,起初还会说闽南语,8岁开始学豫剧,老师让我们讲河南话,我就把闽南语忘光了。演歌仔戏时我正讲着闽南语,河南话经常就冒出来了。观众就在下面笑,说猜猜看我下一句讲的是闽南语还是河南话,非常有趣。”王海玲笑道。

  王海玲的两个女儿刘建华、刘建帼,在2004年创立了“奇巧剧团”,力求“文本现代化、表演生活化、音乐多元化”,主打“难以被归类的”剧种和创意形式。曾改编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名作《高加索灰阑记》,结合歌仔戏、豫剧、摇滚音乐剧,以“摇滚新戏曲”吸引年轻人。另有作品《我可能不会度化你》,在多剧种糅合外,还以吉他、小提琴代替大弦和梆子做伴奏,力图呈现多元的舞台风貌。

  “刘建华在豫剧团里唱小生,有时会在奇巧剧团的作品里表演豫剧唱段。有观众觉得她唱得很好听,就想知道纯正的豫剧是什么样的,于是转过来看我们豫剧团的演出。”王海玲说。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