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交流与合作

林怀民携作品《水月》参加青岛艺术节

2016年09月19日 10:19:50  来源:新华社
字号:    

  新华社青岛9月14日电(记者张旭东)林怀民是台湾知名编舞家,一位观众曾在演出结束后找到他说:“林老师,你的舞蹈我从头到尾都看不懂,但感动得不得了,鸡皮疙瘩都立起来了!”林怀民说,这是他听到过最好的舞评。

  林怀民携作品《水月》参加将于9月16日开幕的2016青岛·大剧院艺术节,《水月》是这次艺术节的开幕演出。在演出筹备阶段,林怀民接受了媒体采访。

  “审美的感觉人人都有,只是不同人有不同诠释。”林怀民说,“不了解舞蹈专业背景可能看不懂,不能写舞评,但只要去用心感受这件事情就好了。欣赏舞蹈和看《甄嬛传》《芈月传》等电视剧不同,没有特别清晰的剧情,甚至只有生理反应。如果舞蹈将故事表达得太明晰,舞蹈本身就会受损。”

  林怀民1947年出生于台湾嘉义,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台北文坛备受瞩目的作家。在美国留学期间,他开始接触舞蹈。“我从五岁开始就喜欢跳舞,当时是乱跳。在美国读书期间,每周会去上几堂舞蹈课,也不是正儿八经学,就当作玩。”他说。

  回到台湾后,林怀民积极参加环保和戒烟等公益组织活动。在遇到一些跳舞爱好者之后,林怀民于1973年创立云门舞集,专门为大众演出。他说,他们就像赤脚医生那样,将舞蹈带到社区、乡村、学校和少数民族部落。

  在舞团成立之初,由于缺乏资金,他们就在广场、庙宇和学校操场演出,后来有企业看到他们确实演得不错,持续给予赞助。“我们在各个小镇和乡村轮流演出,每场至少3万人,桥头卖西瓜的看完都非常感动。”林怀民说。

  就在这样坚持演出的过程中,林怀民不断创新。他回忆起云门舞集舞者身体训练的变化:“他们从小接受的是西方芭蕾和现代舞训练,云门舞集的训练则以中国传统的太极导引、静坐、拳术、书法为重心,忽然间让他们接受传统蹲马步训练,老实讲,吃不消。”

  林怀民鼓励他们尝试让身体跟地板接近,呼吸吐纳,就像写毛笔字。做了这些训练以后,舞者身上忽然多了很多种语言。“我决定用这种东方的身体语言编舞,就有了后来的《水月》。”林怀民说。

  《水月》是林怀民的巅峰作品,被誉为“20世纪当代舞蹈的里程碑”,曾在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巡演,2003年被《纽约时报》选为最佳舞作。令国际舞评家惊讶的是,这部以东方身体文化入舞的作品采用了西方经典音乐——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东西方文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责任编辑: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