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交流与合作

武夷山下,两岸专家齐释“朱子学”

时间:2015年05月19日 07:50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今年是朱熹诞辰885周年,“武夷书院讲坛”在沉寂800多年后,在武夷山下重新开讲,成为普及朱子文化、传播儒学思想的重要平台。

  继4月2日首场讲坛引起围观热潮之后,5月15日第二场“武夷书院讲坛”再次开讲。此次做客“武夷书院讲坛”的是台湾知名学者、朱熹第26代裔孙朱高正博士和武夷文化研究院院长吴邦才,两人分别从《朱子学在东亚文明圈与两岸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意义》、《武夷山与朱熹》的角度,为近2000名专家、老师、学生、干部、群众阐释“朱子学”。

  那么,“朱子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为何两岸都如此推崇“朱子学”?

  两岸文化交流的精神纽带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朱子学’是被两岸同胞共同认可的,也是两岸文化交流的精神纽带。”朱高正说。

  今年是朱熹编撰的《近思录》成书840周年,时年生活著术在武夷山的朱熹46岁,该书在理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确立儒家道统,传播理学思想起过重要作用,也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文化发展成熟的标志,后人称“凡义理根源,圣学体用,皆在此编”,“盖自孔曾思孟而后,仅见此书”。两位专家都希望武夷山能借此策划一次《近思录》的研讨会,由两岸乃至东亚专家学者共同参加,再续共鸣之声,增强武夷山在“朱子学”研究、复兴、弘扬中的话语权。

  朱高正认为,在两岸的文化交流中,特别是朱子文化的交流中,不要太苛求观点一致,无论是台湾的新儒学,还是大陆对朱子文化的复兴,其根脉皆是“朱子学”。因此,研究、学习、传承、弘扬“朱子学”是两岸共同的追求,也是两岸文化交流的纽带。

  吴邦才还结合当前两岸共同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对闽北及武夷山如何打造朱子文化品牌提出了理论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很强的宝贵意见、建议。

  东亚文明圈共同的传统文化

  朱高正认为,800年来,“朱子学”一直是东亚文明圈的主流思潮,鸦片战争后,亚洲四小龙兴起的原因之一,就与儒家文化背景有关。在朱高正看来,中华民族是全世界家族称谓最全、最完整的民族,有家谱、家书、祠堂等,可以用来寻根;同时,中华民族家庭观念强,重视子女教育,勤劳、节俭,而这些正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

  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弘扬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的主流是朱子文化,即“朱子学”。可见,“朱子学”是东亚文明圈共同的传统文化,在东亚文明圈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朱子学”随着东亚圈的经济发展、文化复兴,将恢复其应有的地位。

  吴邦才在深入解读武夷山人文环境对朱熹成长、成才、成就的影响后,系统梳理了朱熹在武夷山的思想、学术与教育成就,认为朱熹能成为文化巨人与武夷山的山山水水分不开,与武夷山的人文环境分不开。武夷山是朱熹立身之地、大成之乡、载誉之山,因此武夷山要担好打响朱子文化品牌的重任,用心、用劲、用功做足朱子文化的“化”文章,即深化、物化、活化、融化。

  在阐释了“朱子学”在东亚文明圈与两岸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意义后,朱高正说,“朱子学”不是武夷山的、中国的、东亚的,而是全人类的。武夷山作为蕴育“朱子学”的原生地,有责任光大和弘扬好朱子文化。

  理学摇篮地,千古圣哲居。武夷山期待通过开设“武夷书院讲坛”,重续武夷书院文化之风,打响书院品牌,联通两岸文化。 金文莲

  相关链接>>>

  “武夷书院讲坛”由清华大学国学院、厦门大学国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福建省社科联、福建日报社共同主办,每年将举行6期,每期邀请两位著名朱子文化专家学者作主题演讲。

  人物名片>>>

  朱高正:台湾知名学者、朱熹第26代裔孙,获德国波恩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长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意识为己任,不仅出版了《近思录通解》《四书精华阶梯》等著作,而且身体力行开展朱子文化的普及与弘扬。

  吴邦才:曾主持筹备首届朱子文化节,致力于朱子文化和世界文化遗产研究工作,编写出版了多部有关武夷山历史文化的著作。(金文莲)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