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路”“武昌街”“成都路”等两岸“同名”在台湾十分常见(资料图)
原标题:等等,台湾怎么那么多个“泉州”?——你不知道的两岸“同名”
假如台湾出版一本“乡村花名册”,大陆一定有不少人会被吓到:9个泉州,4个安溪,6个海丰,以及好几个潮州……除了村落,还有“似曾相识”的妈祖庙、清华大学,以及“中山路”、“武昌街”。笔者在台湾时常见到这样的两岸“同名”,总有一种时空错置的恍惚感,回过头来又倍感亲切。
据悉,台湾地区有80%以上的人口祖籍为闽南和粤东地区。这些来自福建、广东的早期移民到台湾后,聚族而居,乡音不改,家乡的神明照样拜,家族相袭的堂号和郡望自然也舍不得换。于是,不少大陆地名被移植到台湾,生根发芽,沿用至今,使海峡两岸出现了许多“同名”村落,以及相似的民间信仰。1949年后,台北等地又以不少大陆省市为城市街道名,两岸“同名”文化开始“农村包围城市”。
隔条海峡 依然同村“哥俩好”
2014年6月,第六届海峡论坛“同名村”一家亲联谊活动在厦门市集美区板桥村举行,两岸“同名村”200多位村里长、宗族长辈齐聚一堂。(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 摄)
这些年,随着两岸交流的逐渐加深,曾一度失去联系的两岸“同名村”开始了机制化、规模化的联谊活动。“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场合里,不少乡情故事也由此展开。
乡亲互助——2013年的海峡论坛首次开展了同名村活动,台湾基隆大岞村村长张细山和福建崇武大岞村乡亲们回忆起了往事。1949年后,因为两岸阻隔,近百位回不了大陆的、出海捕渔被抓走当兵的大岞渔民来到基隆窟子底,建立了基隆的大岞村。已繁衍至第四代的大岞村民,时刻心系故乡。上世纪80年代初,台湾渔业发展急需劳动力,身为大岞村渔民的张细山冒着被台湾当局处罚的风险,与惠安有关方面商洽开展惠台海上渔业合作。如今,崇武的大岞村从单一的渔业村建设成一个集海洋产业、旅游产业、石雕产业为主的新渔村。张细山激动地说:“家乡让我们越看越上劲头,乡亲使我们越走越感亲切。”
隔空祭祖——2014年2月13日,两岸同名村里宫庙——福建惠安青山宫与台北艋舺青山宫,透过现代无线电技术,实现了“隔空”共同祭祀“青山王”。当台北万华区青山里里长黄应时出现在大屏幕时,惠安青山村的村民们热切挥手打招呼。村民黄阿玉兴奋地表示,“太新鲜了,像是一家人在一起拜拜”。
微信传情——去年海峡论坛的同名村活动中,最吸睛的当属“两岸一家亲”微信互动项目。通过大陆和台湾都已十分便利的微信,两岸民间交流又多了一个新平台。启动微信平台的特邀嘉宾,来自台湾彰化县的蒋敏全此行带来了自己23岁的儿子。专门研究文史的他表示,这次要带儿子到祖地寻根,还将发表关于同名村主题的论文,彻底地把自己的“根”弄明白。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