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木匠到大当家
来厦门仅一年多,游恒德在鼓浪屿经营的冷饮甜品店已经有声有色了,可父亲游金养的心愿却迟迟未能实现,这让他颇为焦虑。游金养是台湾唯一一位从事手工木制宫灯制作的老师傅,如今虽已隐居于新北市平溪山上,却日夜牵挂自己这一脉宫灯技艺的本源之处,希望能追根溯源、嫁接成荫,让宫灯技艺能继续在两岸间传承发扬。
年逾七旬的游金养出生于台湾花莲县的一个贫苦家庭。7岁时,父母便已相继撒手人寰。为了糊口,家中长兄带着他辗转奔波、艰难求生。在舅妈的引荐下,15岁时游金养拜木匠金邦春为师,学习木工手艺。
金邦春本是浙江知名木作师,不仅擅长各类家具、雕饰制造,宫灯手艺更是出神入化。来到台湾后,金邦春开设工厂,接受各地家具、建筑雕刻及宫灯订单,还广收学徒传授技艺。
游金养聪颖刻苦,不到20岁就已出师。由于学徒中只有他既会木工又会刻灯,因此每次经销商都会带上他,向客户介绍宫灯作品。1960年前后,一次交货经历改变了游金养的命运。那一天,游金养随经销商到阳明山,在接受了一层层关卡盘查后,见到了一位神秘的客户。“就你这个‘小皮赛’也会做宫灯?”小皮赛是这位客户的家乡方言,意思是“小毛头”,时隔数十年之后,游金养依然清晰地记得这句话。后来,当“小皮赛”拿出宫灯成品,客户的眼神中已满是赞许和惊讶。
这位客户正是蒋介石。
1964年,游金养服完兵役后,开始自主创业;1966年,游金养正式创立了国宫雕刻社,由一名小木匠变为了大当家,顺理成章接下了当时国民党当局的所有宫灯订单,成为蒋介石晚年指定的宫灯师。
推陈出新远销海外
在游金养的记忆中,蒋介石对宫灯及传统文化极为重视,不仅自己使用,还要求从中山北路到重庆南路的每家每户都必须点宫灯。这让游金养的业务量逐年增大,而蒋介石指定宫灯师的身份也让他声名远播。他的宫灯不仅岛内销路不愁,甚至还远销海外。
“生意最好时,几乎有唐人街的地方就有我们的宫灯。”游恒德介绍说,那时大陆还没有开放,台湾产的宫灯就填补了海外华人市场的缺口,各地唐人街成为他们最大的客户。
蒋介石去世后,强制挂灯的规定不复存在,往年单调重复的宫灯开始面临市场化瓶颈。为了吸引客户,游金养不断创新,设计出众多推陈出新的宫灯。
在无数木料木具的濡染中,年仅8岁的游恒德开始学习木作技艺,不仅饱尝了绳墨斧斤间的甘苦百味,更见证了父亲革新宫灯工艺、样式的艰辛不易。他回忆说,为丰富新式宫灯的创作题材,游金养不仅自学图纸绘制,还翻遍了台北的旧书摊寻找新元素,结合和式、中式风格,打造出了许多造型独特的宫灯。
1990年,岛内的大型灯会在台北举行,游金养制造的巨型带冠座六角走马灯被摆在牌楼前最显眼的位置。这座两层楼高的宫灯巨作创下了台湾最大宫灯纪录,众多媒体争相报道,他的名气也因此达到巅峰。
溯源寻根希冀传承
然而,面临现代化和低成本塑胶宫灯的冲击,木制宫灯文化日渐式微,手口相传的教学方式也让年轻人望而却步。“正式学习雕刻前,我整整磨了3年雕刻刀。”游恒德说,磨刀是木工必经的一项基本功,一把刀最好用上三块粗糙度不等的磨刀石,而整套刻刀有100多把,每种刀磨砺方法都不一样。
技近乎道,从经年累月的磨刀声中,游氏父子把目光投向了宫灯背后的中华文化传承。“父亲已70多岁了,处于半退休状态,基本不接订单。”游恒德告诉记者,浮华散尽后,游金养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大陆溯源寻根,将遗落在台湾的这一脉宫灯技艺融归源头,使之传承下去。
与父亲不同的是,除了木工之外,游恒德的兴趣更加广泛。大学主修空间设计的他,毕业后在烘焙方面也颇有心得,于是来厦门后开起了冷饮甜品店。不过,他没有忘记父亲的心愿,而大陆广阔的视野,也让他对宫灯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宫灯历史悠久,这项古老技艺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目前,我正在厦门物色场地、寻找配件,希望找到一处200平方米左右的临街店面,既能进行创作、生产,又能展示宫灯作品。”游恒德表示,他对营销收入并无过高期望,最重要的是让更多人了解宫灯、喜爱宫灯,让这项传统技艺在两岸间得以延续。
“我已经征求了父亲的意见,他告诉我,尽管自己手术后身体欠佳,但只要这项计划成为现实,就一定会亲自来厦门把关督阵。”游恒德说。(记者 周思明)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