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交流与合作

“第七届中华文化快车”为京台校际交流注入新活力

时间:2014年10月29日 14:24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北京电影学院师生到逢甲大学参访

北京电影学院师生到逢甲大学参访。(北京市台办 孟福祥 摄)

  中国台湾网10月29日台中消息 由北京电影学院主办的“第七届中华文化快车”活动于10月14日至23日在台湾成功举办。北京电影学院编导的舞台话剧《永远的微笑》赴台演出是此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话剧是台湾著名戏剧家、表演艺术家金士杰先生创作,北京电影学院学生与台籍学生同台共演,在台中市、台南市进行了4场巡演。北京电影学院师生还与台湾艺术大学、台北艺术大学、台湾世新大学、台湾体育运动大学、台中逢甲大学、台南成功大学和台南一中等高校与中学进行了交流。

  话剧《永远的微笑》是北京电影学院2011级本科班10余名学生与3名台籍表演专业的研究生组合饰演不同的人物角色,讲述了发生在台湾本土的故事,表现了男人和女人在不同年龄和不同境遇下的一颗追求真情、幸福和解脱的心,在历经聚散离合人生百态之后,总会有一份情怀依在,总会有一张赤子般的笑脸在繁华落尽后从容绽放的主题,旨在青年观众中唤起共鸣,提升两岸青年同胞的民族情感。台湾体育运动大学、逢甲大学、台南成功大学、中兴大学、台中一中、台中二中、家商中学、宜宁中学、台南一中、台南女中、长荣女中等10余所院校师生及社会人士共4000余人进行了观赏。

  大陆学生与台籍学生从排练到同台演出,对海峡两岸青年的文化、思想交流和艺术创作起到重要作用,其形式新颖独特,此次尝试被不少台湾嘉宾观众称赞为“创举”。台湾世新大学广播电视电影学系齐隆壬教授表示,两岸学生共同把台湾本土的剧本搬上舞台并赴台表演,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创新和尝试,一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未来两岸文化交流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子。台湾艺术大学校长谢颙丞接受采访时表示,两岸大学生同台演出话剧这一形式“非常棒”,双方借由这样的机会进行交流并分享文化成果非常有必要,中华文化事业将来两岸一起合作,一定会做得更好。台中市文化局局长叶树姗、副局长曾能汀,台南一中校长张添唐等出席并观看演出,与演职人员进行了交流,盛赞学生演员们演技精湛。

  活动期间,北京电影学院师生分别与台湾体育运动大学、台中逢甲大学、台南成功大学和台南一中等高校与中学师生进行了座谈。北京电影学院理事会理事长、党委书记候光明在参访中向台湾师生详细介绍了本院建设规模及发展前景,针对京台两地艺术院校合作、表演专业设置、师生互访等相关事项进行了探讨,并初步达成了部分校际间的合作意向。台湾体育运动大学安排舞蹈系学生引导北京电影学院师生参观了本校校园及棒球场,重点介绍了舞台剧创作及舞龙舞狮等专业科目。逢甲大学与北京电影学院师生针对演员选拔、舞台设置、器材配备、影像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台南一中校长张添唐带领北京电影学院师生参观了校史馆及校园环境,介绍了建校历程。在与台南成功大学座谈时,北京电影学院师生中有三名台籍学生,台湾成功大学师生中有两名大陆交换生,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趣场面,台籍学生重点介绍了在大陆就学的成长与感受,成功大学的大陆交换生也向台湾学生介绍了自己心目中的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市台办副主任高振生表示,第七届中华文化快车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增进了京台两地青年之间的感情,拓展了交流交往渠道,推动了两地校际间的务实合作,为京台两地文化交流增添了新的动力,注入了新的活力,标志着京台两地高校交流与合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步入新的阶段。

  中华文化快车活动是由北京市台办主导策划的对台交流品牌活动,活动内容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线,进一步拓展京台两地青年之间教育交流渠道,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两岸师生交流中发扬和传递。该活动自2008年起每年举办一次,现已成功举办七届。(中国台湾网北京市通讯员 孟福祥)

话剧《永远的微笑》在台演出剧照

话剧《永远的微笑》在台演出剧照。(北京市台办 孟福祥 摄)

演出结束后,主创人员在舞台上合影

演出结束后,主创人员在舞台上合影。(北京市台办 孟福祥 摄)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