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交流与合作

人文掌故 两个石狮人的闽南故事

时间:2014年05月13日 14:12 来源:海峡之声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蚶江镇池强胜船长

  

永宁镇郑天应医生

  记者在石狮乡镇走访时,常被采访对象讲述的故事所感动,也常被采访对象本身的故事所感动。蚶江镇船长池强胜,永宁镇退休医生郑天应,在他们身上有着闽南人爱土爱乡、爱拼敢赢的精神。

  今年55岁的池强胜船长,已经有两艘自己的渔船。5岁时,父亲去世,在小学读了三年半书后,池强胜开始跟着大人出海。和大海打交道四十多年,船长对大海的性格和各种出海的风俗都相当熟悉。哪里的海域会有鱼,有什么鱼,要看潮水和方向,也要看天气和季节。买不起探测器,就只能凭着经验自己摸索。

  在台湾海峡,只需出20海里,捕的主要是螃蟹、虾和鳗鱼。以前用帆船,风好的时候10多个钟头能一趟来回,风不好则要1-2天,现在机动船24小时就能来回。如果去舟山群岛捕带鱼,时间会更长,仪式也更隆重。出海前,要孝敬船上插的一面三角形顺风旗,旗上写着天上圣母、玉皇大帝、关圣夫子、五王府等蚶江人供奉的神明。池船长说:“混这碗饭吃的,只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逆天行事就不行,如果发生什么意外,人家会说你,肯定是要顺从潮流的。”

  记者在船长家采访时,雨一直下。池船长说,半夜涨潮时,如果雨不是太大,他就会和爱人一起出海。他有两个儿子,都在晋江从事汽修工作。村里的年轻人,40岁以下都不捕鱼了。“因为下雨天也要出去,太辛苦了。叫他们(孩子)去捕鱼,像押着去枪毙。”对于年轻人自己的选择,船长表示理解,并笑着以幽默的语言自嘲:“其实我自己出去打鱼,像自己押着自己去枪毙。但是,生活有时就是这样。”

  对池船长来说,出海捕鱼的乐趣就是多抓鱼抓大鱼。他说,以前海里的鱼比较多,而现在油钱又贵,不过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对机动渔船有油价补贴。这样下来,一年两艘船能有10万到2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这也是,大多数锦江村中年渔民,虽然深觉出海之苦,还愿意坚持的原因。

  在闽南,像池强胜船长这样努力、执着、拼命做事业的人比比皆是。郑天应老人也是其中的一位。73岁的退休医生、永宁镇西厝卫生室乡村医生、《永宁镇志》主编、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生,这就是郑天应的多重角色。在西厝卫生室,也是郑天应家,记者多次被前来就诊的村民打断采访。而卫生室同时也是郑天应主编《永宁镇志》的工作坊。

  1959年,郑天应考上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的是雕塑专业。1962年毕业时,基督徒郑天应拒绝了组织分配的佛像雕刻工作,回到永宁老家。在读书时,郑天应接触到了永宁镇的很多文史资料,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后来他就到永宁镇文化站工作,负责编撰《永宁乡土志》。1963年,郑天应又到永宁卫生院当挂号员。可是他的兴趣不在简单的挂号工作,而是想当一名医生。但是,但医生需要经过复杂的培训,所以医院在建新院的时候,就安排郑天应负责建筑工程。

  1969年时,因为特殊的历史时代,医院分为两派进行政治斗争。郑天应被反对派诬陷贪污,关进学习班学习。就在几天前,郑天应和蔡碧霞订婚了。当时反对派一直催着蔡碧霞要和郑天应退婚,但是每次都遭到拒绝。蔡碧霞回忆,当时很多人不理解,称她为“老姑”,再等下去也等不到结婚的一天。但是,蔡碧霞以闽南人特有的执着,选择了等待。

  后来郑天应能成为医生并和蔡碧霞结婚,用郑天应丈母娘的话说,像演戏一样。1970年,郑天应被聘用到永宁子英医院。跟随的医生,因为用毛泽东金属像章去补铝锅,被打成反动派。三个月内,好学的郑天应跟着医生学会了简单的手术和基本的医学基础。后来医院缺人,就让郑天应当起医生。而郑天应的医术也得到病人和同行的高度认可。

  为了不辜负未婚妻,1973年,两人举行了婚礼,花了21元钱到厦门鼓浪屿旅行结婚。1977年,郑天应得到平反,并在80年代当选为永宁卫生院院长。退休后,经当地卫生部门批准,郑天应在家里开了家卫生室,继续在乡村行医。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郑天应除了执着医术,也没有放弃对永宁文史资料的收集和研究。目前,在繁忙的行医之余,由他主编的《永宁镇志》即将完工。郑天应的另外一个爱好是写小说,他的很多人生经历,都被他写入小说。

  在池强胜和郑天应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闽南人特有的执着和拼搏精神。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精神,闽南先民才在闽南和台湾创造了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的闽南文化。

[责任编辑:杨永青]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