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疫情期间 这些“云展览”值得看

2020年04月02日 10:01:00来源:北京青年报

  疫情时期,原本丰富的“青睐”线下活动也不得不暂时休息。不过,停课不停学,线下的“青睐”活动虽然暂时停歇,线上的“青睐云课堂”却热闹地开讲了。

  3月26日,王建南老师做客“青睐云课堂”第一期,为青睐会员讲解值得观看的“云展览”。受疫情影响,1月末开始,全国各大博物馆都进行了暂时性闭馆,并纷纷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线上展览,帮助大家“云看展”。琳琅满目的线上展览,让人应接不暇。但是,究竟哪些云展览的干货最多,更值得我们花时间浏览呢?有王建南老师指点迷津,大家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学习了。

  王建南(笔名将行)是青睐讲座中人气最高的嘉宾之一,曾为青睐读者解读《千里江山图》、赵孟頫书画展和“西方绘画5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作品展”,深受读者欢迎。果然,王老师做客“青睐云课堂”的消息刚一发出,即报名踊跃,最终有近300名读者聆听了王老师的这节“网课”。

  八天时间四堂课程 “青睐云课堂”大受欢迎

  “青睐云课堂”3月26日“开讲”以来,受到“青睐”会员的追捧,目前已经结束两期,第一期由王建南老师讲解了值得看的“云展览”(内容见本版);第二期邀请了著名科普作家、动物园狂热爱好者花蚀老师,给大家解锁“逛动物园”的正确姿势。

  接下来,青睐云课堂的活动还会十分丰富。今晚8点,第三期的云课堂继续由王建南老师主讲,主题是“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王老师将通过苏东坡的诗词赏析,结合他传世的两幅绘画作品,与“青睐”的朋友们共享这位生活在900年前的大文豪所创作的诗画境界。

  第四期将由著名科普作家、博物学达人郭耕老师为大家讲述观鸟简史,分享他多年观鸟带来的独特乐趣。我们生活在北京城里有哪些观鸟好去处?北京周边藏着哪些观鸟胜地?期待郭耕老师娓娓道来。

  八天时间四堂云课程,如此密集的“青睐云课堂”是不是感觉信息量巨大?感觉过瘾?准备好了吗?关于每期“青睐云课堂”的具体报名情况,请扫二维码了解。

  看什么“云展览”

  首先要有一个目标

  疫情期间,众多美术馆、博物馆推出“云展览”,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是差异显著,所以,在众多选择面前,如何挑选优质的适合自己的“云展览”,就成为一门学问。

  王老师建议,看什么“云展览”首先要有一个目标,“就是你喜欢什么品类的展览?有人喜欢瓷器,有人喜欢绘画,更具体的你是喜欢西方画还是中国画?我个人总结的经验是,在一段时期内选定两到三个博物馆,作为固定浏览的对象。可以根据你所在的地域,选一家本地博物馆,再选一家国家级博物馆。假如您是四川人,可以选择四川博物馆。假如您是江苏人,那可以选南京博物馆或者是苏州博物馆。比如我会选择国家博物馆和北京画院美术馆。”

  其次,要看展览的品质。办展要以观众为导向,但是,又不能过分追求时尚主题,过分围着观众转。也就是说,一个展好不好,有没有真正的价值,绝不能以观众参观量为唯一衡量标准,一个好展的考评标准一定是综合的、多元化的。优秀的展览在文化上有一定的前瞻性,走在社会文化思潮的前头,同时要把握时代的脉搏。

  王老师介绍说,他长期关注的三个博物馆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和苏州博物馆。

  其中推荐给大家的有国家博物馆的“红楼梦文化展”和“万世师表——孔子展”,目的是回顾传统文化与思想,无论是文学上的,还是哲学上的,在展陈中都得到了具体体现。

  王老师还推荐了苏州博物馆的“吴门四家”系列展、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展”、上海博物馆“美术的诞生:从太阳王到拿破仑——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和“沧海之虹——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其中“法国学院派珍藏展”有85件来自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和卢浮宫的珍品首次与中国观众见面。带来了17至19世纪最高水准的法国“学院派”艺术,它们出自凡卢、普桑、弗拉贡纳尔、大卫、安格尔、乌东、吕德等艺术大师之手,涵盖了历史、宗教、风景、肖像等多个题材,系统呈现了享誉美术史的法国“学院派”艺术勃发、兴盛和转变的过程。上海博物馆亦有一件从未展出过的安格尔素描在此次展览中亮相。

  上海博物馆的“沧海之虹: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既通过珍贵的实物回顾了中日交流史上最为有名的“鉴真东渡传法”,加深了中日两国的友谊;又借日本著名画家的作品展现了一种博大的情怀,一种穿越千载的心灵对话,这是中日两国人民之间情感的最美好见证。疫情期间上热搜的那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就与这个展览上的文物有密切关联。在线上展示与现场布展上都力图说明,中日两国人民应该在新的世纪从古老的历史事件中汲取面向未来的和谐力量。

  此外,由于对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西方油画展有兴趣,王老师还关注了广东博物馆的公号。而作为中国美术馆的志愿者,他当然还关注了中国美术馆的公号,以及北京画院美术馆的公号,并推荐了里面的一个新栏目“一幅画的诞生”,“大家如果对中国画感兴趣,可以专门留意公号上陆续推出的系列文章,北京画院请画家讲述自己创作一幅画的由来。”

  边看“云展览”边记笔记

  王建南老师认为,当文博知识的积累入了门之后,必须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过程,“我认为就是静下心来认真看书与思考,结合着记笔记,写下心得。”因此,一边看云展览,一边记笔记,显然是值得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青睐云课堂”上,王老师重点推荐了“国博好课”,这个栏目既提供文字、图片等内容,还分享了精彩的音频与视频,由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就历史、文物、考古、艺术等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热点学术问题发表演讲,让人受益匪浅。

  王老师拿来举例的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孙机先生谈青铜器“虎鎣”的功用。2018年11月,流失海外158年的青铜“虎鎣”回归祖国,12月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2019年1月在国家博物馆“虎鎣:新时代·新命运”展览中与公众见面。在古代青铜器中,“鎣”是极罕见的,青铜“虎鎣”更是绝无仅有的青铜珍宝。为澄清“虎鎣”的具体用途,90岁高龄的孙机先生亲自讲述“鎣”的功用,奉献了一堂顶级水准的精品好课。

  虎鎣方唇、圜底、三蹄形足,整体纹饰纷繁,肩部饰卷曲夔纹,腹上部饰横S形斜角云纹,腹下部饰瓦纹,足根饰饕餮纹,是一件西周青铜器。它最值得关注的地方是它的管状流,“流”是商周青铜盉标志性的关键部位,这件青铜器之所以叫“虎鎣”,就是因为它“流”上的圆雕踞虎形纹饰。虎鎣盖有四字铭文“自乍(作)(供)(鎣)。”“乍”字反书,表明了它是一件祭祀用品。

  “鎣”是一种容器,用来盛放一种叫“郁金”的液体香料。据考古学家孙机先生介绍,在古代,人们相信神明不吃现世的食物,而对闻香气情有独钟,所以就将酒放入爵中,用火加热促进酒气挥发。而由于那时的酒浓度较低、气味清淡,故又特地加入郁金,以求香味更浓烈,使神欢愉。由于目前为人所知的“鎣”件数稀少,而“虎鎣”的造型又尤为独特,因此显得格外珍贵,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与文化价值。

  这节课让王建南获得了莫大的享受:“孙机先生讲了39分半钟,我都是边听边记,这样一个学习过程,我就觉得记忆特别深刻。我想各位朋友也采取这种跟听音频讲座详细记录下笔记的方法。我希望大家更多地关注‘国博好课’。”

  总之,对于自己之前推荐的那些博物馆,王老师建议大家关注之后能有收藏,也可以针对自己喜欢的展览类型,专注于某家博物馆或某些系列性的展览。他认为:“只有长期关注,持续学习,我们才会有收获并学以致用,这些都是学习后的结果。当然,与此同时,网络也提供了海量的文博类课程、各种各样的APP下载、有声平台等等,这些都助力于我们了解文物,学习文博知识,欣赏各馆的经典收藏。”

  虽然“云上看展”的优点众多,但还是不如自己亲临现场走一走,看一看。王老师说:“云上是云上的看展氛围,你虽眼见为实了,但是你跟展品还隔了一层,这一层是真实与虚幻的界线。到了现场,虽然挡在许多文物上的玻璃罩还是让你有一种距离感,但这种真实的现场感是每一位博物馆爱好者都渴望与痴迷的,是‘云看展’永远无法替代的。”

  记录疫情

  着急出不了好的艺术作品

  人类在遭遇逆境的时候,也往往是艺术家创作的一个高峰期。正在经历的新冠肺炎疫情也不例外,在这段期间,涌现出了不少美术作品,在本期“青睐云课堂”上,王老师还选出了几幅画作进行了点评。

  取材于2003年“非典”时期医务工作者抗击疫情感人事迹的大型三联油画《抗击非典》由安徽画家赵振华创作,2009年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在美术馆展出之后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让很多人过目不忘。王老师介绍说,从2003年春天暴发“非典”疫情到2009年春创作完成,作者经历了多年酝酿的过程,从构思到表现,凝聚了他大量的心血。

  此次新冠肺炎暴发后,不难发现很多与抗击新冠病毒战“疫”相关的美术作品是“赶制”出来的。这些匆匆完成的作品势必无法保证水准,甚至于在创作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出现了一些反复模仿与抄袭赵振华《抗击非典》的作品。王老师说:“那些抄袭的作品就失去了艺术性,独创性没有了,都不是好作品。”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李兰娟是此次疫情中出现在媒体上次数最频繁的医疗卫生专家,因此,描绘这两位形象的美术作品也出现得最多,但是质量良莠不齐。

  比如,一张关于李兰娟院士的素描作品,王老师认为缺少质感,造型很不准确。与真实人物相比,画上的李院士显老,皮肤表现得比较干燥。李兰娟院士本人皮肤不干,比较润泽,因为她是南方人,长期生活在杭州。“所以我说什么叫水平高啊?水平高就是要把一个人的造型画准确了。长脸、圆脸,脸薄一点儿,脸厚一点儿,瘦一点。鼻子高一点,嘴唇薄一点,都要画准确。第二个要画出质感来,不管你是素描还是油画,要表现出质感,通过皮肤就能看出是什么年龄阶段的人。更高的要求是能看出这个人的皮肤是属于什么类型的,是干燥型,还是润泽型。”

  在王老师看来,在抗“疫”期间,想画画歌颂医务工作者固然好,但不要仓促去画。“完成一幅好的肖像画需要一个挺长的时间,不能够说,今天晚上我一激动没睡觉,就画出来了。你画出来可以,放着留给自己欣赏。但是你不能就拿去发表了。我觉得是对这些奋战在一线的科学家及医务工作者的不尊重。你可以自己欣赏,不要急着发表。不管你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

  关于钟南山院士的美术作品就更多了,王老师也选出了几幅作品进行点评:

  一张素描是完全照着照片画的,王老师认为这就是照猫画虎,“这种不管画得好坏,从艺术的角度来讲,就不是创作了。”另外一幅国画作品,王老师觉得缺少艺术性,成了一张宣传画,但是又没有宣传画的装饰效果。“说了半天有没有好的呀?当然有好的,你会发现这些好的作品都是这段时间出来的。距离疫情暴发快两个月了。好的作品是需要酝酿时间慢慢去画、多次修改,而刚才我们看的画不好,都是疫情刚刚暴发时就发表出来了,着急是出不了艺术作品的。”

  一张关于钟南山院士的钢笔画就是王老师说的好作品,“画得很好,对人物脸部的造型明暗,还展现了在疫情危急的时刻,钟南山院士面色凝重的样子,表现得挺好。只不过这幅画从写实的角度考察,塑造得还不够十分准确。但是单独就人物造型来说,这张钢笔画画得非常完整,五官之间的搭配都极为连贯。画家还充分利用了钢笔的特点,借助硬笔的笔头反复皴擦,表现出皮肤的质感。善于利用钢笔的特点,体现出创作者对材料的特性掌握得非常好,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技法优势。”

  另外一张作品也得到了好评(见左图):“这张厉害吧,大家会觉得这是一张钟南山院士的黑白照片,其实是素描作品。这种精细的画法叫作‘照相写实主义’,是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艺术者发明的一种绘画方式。其重点就是画得像,这幅画就是一个最好的样板。这幅画要花很长时间,慢慢地磨出来,一步一步地往上铺笔墨,为了表现出脸部的明暗层次渐变的效果,它的造型也非常准。难度非常大的是眼部,画出了眼里噙着泪水、饱含水分的感觉。所以通过对比这几张以钟南山院士为主题的肖像作品,大家就可以比较出来什么叫好作品。”

  天津美院退休老教授李晨为钟南山院士的造像也被王老师称赞:“他特别善于用铅笔去表现。他以西方素描的画法为主,但又加进了中国水墨画的质感表现技法。另一幅是中国国家画院王珂先生画的钟南山院士,也是我很喜欢的一张。大家注意一下他画钟南山院士的目光,是极为客观冷静的那种。他是在看了钟南山先生的一张照片后受到了启发,但是在表现人物神态时,没有照猫画虎,而且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把人物的目光画成现在这个样子。整体的形象还是与照片上很像,但是他把钟南山院士的状态改变了。不再是照片中和蔼亲切的样子,而是审慎凝重的神态。我觉得一个创作者当然可以参照所要描绘的真实人物的照片,但是一定要有这样的升华和提高,那才叫好作品。”

  肖像画要抓住人物的灵魂

  王老师认为,好的肖像画要抓住人物的灵魂,灵魂来自于他的思想,思想是通过他的眼神,只有在画家进入到一种与所画对象同步的状态才有可能创作出眼神的神采。而达到这一步的前提是,首先要把整个形象画准了,然后再做升华。

  “中国古代画家画人物肖像,有两种。一种叫‘写真’,对着真人描绘;另一种讲究凭记忆画出来。就是你端详过真人之后开始创作,这时候并不对着真人,全凭自己的记忆把对象画出来。你可以参考面对真人时所做的写生,但是最后的创作过程一定是自己凭记忆把心目中的形象给画出来。人物的外形服装不必十分具体逼真,得其大概即可,但是整个脸部的特征,尤其是要抓住这个人物的神情与神态。”

  “西方绘画从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一直发展到19世纪的新古典主义,历代画家用了近500年的时间总结出一套非常完整且完善的描绘人像的方法。首先要求在画人像时,不是通过想象与记忆,而是对着真人描摹。这跟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方法完全不一样。西方肖像画就是要对着真人去画,努力抓住对象的神态。最后到底能不能画出神采,还在于画家自己的水平。如果说一个画家找不着模特,不能对着真人练习,那画谁呢?就只有画自己了。所以,我们可以发现,西方经典肖像作品中,有相当大数量的自画像,就是这样来的。比如梵高画了很多自画像,因为他穷,雇不起模特,或者人家不愿意给他做模特。伦勃朗后半生家庭财务出现了巨大的问题,也只好更多地画自己。”

  文/本报记者 张嘉

[责任编辑:杨永青]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5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