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云南民族地区代表议乡村振兴路:产业“塑形”,文化“铸魂”

2018年03月20日 10:38:00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18日电 (记者 胡远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实现乡村振兴?云南代表团多位代表支招,走一条“优势产业‘塑形',民族文化‘铸魂’”的特色振兴路。

  “乡村振兴,产业是支柱。”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陆永耀认为,像云南这样的少数民族省份,乡村要振兴,首先得发展产业。而产业要兴,得打好特色牌。

  “事实上,云南正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旅游、民族医药等特色产业。”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昭通市市长郭大进带着当地特有的高原苹果亮相“代表通道”。他以昭通为例,介绍当地的经验,即通过大力发展苹果、花椒、天麻等特色产业,带动很多村民脱贫致富。

  在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长罗萍看来,少数民族地区要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旅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云南自然景观多样、民族文化丰厚,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不仅可以提升基础设施,还能把活力激发和展示出来。

  罗萍提出,发展乡村旅游,要打好“土、野、俗”三张特色牌:“土”就是乡土气息,“野”就是原生态,“俗”就是风俗。一方面要结合好的理念和标准来经营乡村旅游,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另一方面,也要着力引导村民,以特色农业支撑乡村旅游发展。

  曾全程参与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15个传统村落风貌整治与开发的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建筑工程设计院总建筑师杜小光则认为,没有文化的振兴,就没有乡村的振兴。“多民族省份最宝贵的就是民族文化这笔财富”。

  “在哈尼梯田这个案例中,我深刻感受到民族文化保护给农村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杜小光说,民族文化若得到较好传承与保护,不仅保留乡村的魂,也为乡村经济培育旅游、民族工艺、特色农产品等新的增长点。这是一件双丰收的事。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攀天阁乡新乐村的傈僳族姑娘李金莲,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理念。大学毕业后,她投身村里的脱贫攻坚工作。

  在李金莲看来,乡村振兴太需要人才了。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她建议,政府加大对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5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