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一周年巡礼

2018年03月05日 14:44:00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描绘文脉传续新图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一周年巡礼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题: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描绘文脉传续新图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一周年巡礼

  新华社记者周玮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明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2017年春节前夕,中办、国办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这个文件既是顶层设计,又是传承发展的任务书。在《意见》制定和实施的几年过程中,各部门已着手推进了一些重点项目,产生了很好反响。

  特别是《意见》印发一年来,广大文化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民族发展的根与魂,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中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生命活力,积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全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识与热情,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点工程顺利推进让传承有抓手发展有新路

  一脉青山,一方绿水,一片瓦屋,镜头所到之处,唤起观众心中那份浓浓“乡愁”;《昭君镇》的“背篓精神”、《松溉镇》桑梓情深的故事,讲述着古朴民风民情与普通百姓平淡生活中的深刻哲理……《记住乡愁》第四季近日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首播,截至2月23日,前37集观众到达规模10.21亿人次,全球网络点击量26.42亿次。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项目之一,《记住乡愁》每一季的收视率逐步提升,累计收看观众规模超百亿人次。网友留言称赞——“当今社会需要更多这样的纪录片去帮助我们记忆和传播古老的中国文化”“《记住乡愁》选择了将人文历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式,令观众直面内心最深处的真实情感”。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一年来,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等部门启动实施了中华文化电视传播、中华文化资源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中华经典诵读等重点项目。随着这些重点项目的深入推进,其引领示范作用逐步显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抓手、发展有新路,取得了实际成效。

  从开展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到推进京剧“像音像”节目录制;从扶持优秀戏曲剧本创作,到组织“名家传戏”;从推动戏曲进乡村进校园,到组织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文化部牵头实施的戏曲振兴工程,使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

  如何连通古今、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最难的一关,也是最需要的一环。由中宣部等部门支持和指导、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的《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以当代眼光审视和解读古代典籍,把那些具有代表性、富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经典选取出来,寻求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深度契合点。“所谓深度契合,就是不给古人贴标签,不能生硬对接,而要以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来提高人们的品德、修养和智慧,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提高治理国家的水平。”此书主编、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表示。

  “百部经典”书目上起先秦,下至辛亥革命,突破传统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力求做到广纳百家、百花齐放,充分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广泛性和多样性。2017年12月,“百部经典”首批图书《周易》《尚书》《诗经》等10部亮相“国家图书馆读书周”,受到读者欢迎。

  与此同时,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等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中,它们既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为我们描绘出中华文脉绵延传续的光明图景。

  摸清家底、梳理资源,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守护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地继承下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自古就有研究、梳理和总结文化遗产的优良传统。当今物质资源充裕、技术手段先进,开展传统文化资源梳理正当其时。

  摸清文化家底,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分别开展了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籍、地方戏曲剧种、美术馆藏品普查。目前,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普查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文物收藏单位1.1万个,基本摸清家底;全国古籍普查登记有序推进,登记数量达232万条、12500函,发布古籍数据43.1万条、413万册。

  据初步统计,目前仅我国2000余家公藏机构收藏的汉文古籍文献(含民国线装书)就有约20万个品种,超过5000万册件。如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所说:“这些民族瑰宝,记述了历朝历代人们在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成就,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宝贵的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体系,是今天人们了解和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智慧源泉。”

  研究好、利用好这些文献典籍,使它们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征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国家主持开展的全国性古籍保护工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实施十多年来,“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不仅在珍贵古籍的抢救与保护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更在这些古籍资源的整理再造、挖掘研究与开发利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创造性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怡情养志、涵育文明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守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近年来,文化部门认真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不断完善国家、省、地(市)、县四级保护名录制度,国务院公布了四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文化部认定了五批代表性传承人,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了抢救性记录,设立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施以传统工艺为重点的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努力提高传承水平。

  实现活起来、传下去,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国民教育和生产生活

  戊戌年大年初一,“新北京人”彭雷带着小女儿赶地坛庙会看祭地表演:“传统文化代表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让女儿亲眼看看,知道我们文化的根,让她对悠久的传统文化产生自豪感。”

  春节期间,皖南祁门县闪里镇的文堂村全村长幼共聚一堂进行祠堂祭祀活动。徽州祠祭的传承人依古老仪式读祭文、讲古辞、奏古乐、诵家风,村民在长者引领下重温祖训,让良好家风家家递代代传。

  正月初七上午,成都杜甫草堂举行“人日游草堂”活动,大家在司仪的唱礼声中向诗人塑像鞠躬,表达对诗圣杜甫的深深敬意。

  ……

  春节长假虽然结束,但传统文化酿出的浓浓年味能让我们回味很久。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有关部门积极作为,将中华文化传承与重大节庆相结合,抓住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契机,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以人伦情义熔铸新节俗,获百姓称赞。

  看神州大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实践遍地开花。江苏坚持“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战略,建设城市休闲街区、博物馆、古典园林、古街水乡等历史遗存的文化旅游区。贵州举办能工巧匠选拔大赛、民族民间工艺品设计大赛等活动,利用文化产业助推脱贫攻坚。西藏大力发展藏医药产业和民族手工艺,推动藏医药产业规模化、精准化发展。江西发挥南昌、井冈山、瑞金、萍乡等地的革命文化资源,策划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容丰富的革命文物陈列,扩大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安徽省探索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有机融合的新渠道,打造融合现场、电视、手机、网络“四位一体”的全新戏曲传播模式。山东举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和世界儒学大会,在国外举办“孔子文化周”“孔子文化展”等系列活动,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全方位融入国民教育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与人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才能有长久生命力,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教育部长陈宝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三条路径:第一,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从小学到大学,这是固本工程;二是融汇到教材体系中去,这是铸魂工程;三是贯穿在人才培养全过程,这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

  不久前, 教育部颁布实施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成为课标修订重点。此外,美术课标增设“中国书画”,内容涉及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篆刻等经典作品欣赏及传统画论,促进学生坚守中国文化立场,增强文化自信。

[责任编辑:杨永青]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5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