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声川:请曹禺先生看我导的《北京人》
因为一个偶然,赖声川发现,自己成了曹禺戏剧传承的一部分。
1980年,在美国伯克利大学读书的赖声川,遇见了前来演讲的曹禺,并有幸握了手。这段记忆,赖声川珍藏至今,他觉得,一个二十几岁的学生跟一个“时代的巨人”见面,亲密握手,那种感觉很奇妙,很满足。“可惜当时没有手机,不能拍照”。
几年前,赖声川结识了曹禺的女儿万方,并执导了她的剧作《冬之旅》。万方除了是父亲的传承人,同时也是中国著名剧作家,创作了《空镜子》《日出》《冬之旅》《新原野》等一系列剧作,获得金鸡奖、华表奖、飞天奖、文华奖等数个大奖。
这些前尘伏笔、机缘暗中轻触,促成了新的化学反应。今年3月30日,北京央华时代出品制作的开年大戏、曹禺作品《北京人》将在首都剧场首演。《北京人》由赖声川执导,万方担任文学顾问;剧雪、孔维、闫楠、何云伟等演员主演,知名音乐制作人李泉创作并演唱主题曲。
《北京人》,是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曹禺的代表作。该剧以一个典型的没落士大夫家庭——曾家的衰落为矛盾冲突和戏剧背景,折射出中国几代人的命运,可以称之为中国士大夫阶层生命的戏剧写照。曹禺曾在谈写作《北京人》的动机时说:“当时我有一种愿望,人应当像人一样活着,不能像当时许多人一样活着,必须在黑暗中找出一条路子来。”
日前,在《北京人》新闻发布会上,赖声川分享了该剧作背后的种种情感勾连。
赖声川指出,在往昔,《北京人》这部作品的受关注度有限,还没能被清楚认定该如何排演,因而是一部尚待发掘的剧作。
曹禺的女儿亲自担任文学顾问,见证这部剧的完成,让赖声川很愉快。“有万方老师在,对于她父亲的作品,不管是在情感上或者在理解上,都是非常难得的”。
1980年与曹禺本人的见面,使赖声川执导《北京人》的感触尤为特别。“过了这么多年,我能够帮助曹禺先生把他的作品,用一个他会同意的方式演出,这是我很在乎的。我记得导莫扎特的3个歌剧的时候,我一直想莫扎特先生如果活着的话,他看了会怎么样?我希望他会喜欢。一样,曹禺先生,我也希望他喜欢,他会觉得我们做出他的意思”。
随即,赖声川自信一笑:“我觉得蛮有把握的!”
在《北京人》中,愫方是曹禺精心刻画的女性角色。愫方是性情隐忍、温柔的大家闺秀,同时骨子里坚毅、自尊,愫方最终选择与封建家庭决裂,离家出走,开拓新生活。万方表示,父亲创作“愫方”时,所依照的原型正是母亲方瑞。
曹禺创作《北京人》时与妻子相隔两地,他每写完一场戏,都会把手稿寄给方瑞,方瑞则会用毛笔重新誊写一遍。
万方说,《北京人》当年出版时卷首的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正是父亲送给母亲的,“那段日子是妈妈生命中最美好最灿烂的时光” “爸爸把妈妈的生命带到《北京人》里,我妈妈也因此活在《北京人》里”。
谈到“愫方”,赖声川指出,该角色被困在一个无解的爱里。“如果她是现代女性的话,她会作一个明快的选择”,但在《北京人》这个戏的时代里,女性没有办法自由地走向她想要的爱情以及生活。
赖声川认为,《北京人》最后的感动也正是在于愫芳作出的决定,所以这个角色至关重要。
在赖声川看来,家族式叙事的《北京人》,跟他之前执导的《宝岛一村》的确有雷同之处,“一样的是,在这群人的身上你会看到一个时代”。而曹禺作品的“精致度、丰富度、高度”,对赖声川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
源自曹禺原著的传统,亦具有现代戏剧的精神,赖声川要构建崭新气质的《北京人》,以及他所理解的北京。
于赖声川而言,在精神上接近一座城市,一直都比旁人容易。“可能因为我的成长比较特殊,我的故乡很多,所以我没有对某一个特别眷恋,我可以随时跳进跳出。”对任何城市,他可付诸一片深情,又可疏离冷静剖析。赖声川说,这也许恰为他这么多年持续创作的一种力量,造就了他作品的独特个性——“在情感方面它会把你吸进去,但是它又可以提供分析性的视角。”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