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贾大山的小说被搬上银幕 郑大圣请农村戏班子拍《村戏》

2018年01月03日 13:09:00来源:北京日报

  主要演员来自一个农村戏班子、全片都是河北井陉方言、故事背景设置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这部没有任何时下热门元素的电影《村戏》,却因极富表现力的视听语言和天然精湛的表演,获得金鸡奖、金马奖等多个大奖提名,被许多影迷誉为“今年最期待的华语电影”。该片即将通过众筹观影的方式,在全国开展“百城点映”。

  三年前,该片导演郑大圣读到河北作家贾大山的“梦庄记事”系列小说,立刻被书中对人性的体察、行文的幽默所打动,“隔几天又想回去翻翻”。因为久久不能忘怀,他便起了改编成电影的念头。该片最终呈现出来的剧情,根据贾大山的《村戏》《花生》《老路》等短篇小说改编而成。故事发生在“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夕,一个北方村庄的村民们为春节排演一出村戏,排戏过程中,逐渐牵扯出村里最好的“九亩半”地承包给谁、要不要把村里的“疯子”送进精神病院等问题。

  郑大圣出身电影世家,外祖父是戏剧家黄佐临,母亲是第四代导演黄蜀芹,家学渊源深厚。他此前多拍摄电视电影,题材以历史人文为主,比如《王勃之死》《古玩》《阿桃》等,投资均不超过150万元。《村戏》是他第一次“正常”拍一次电影,“可以循着电影本来的面目,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该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通过该片,他希望能够反思历史、探讨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片中主要演员都来自一个农村戏班子,在电影中,他们身处本土本乡,与自己的乡邻一起,用自己的方言,用自己平时唱的山西梆子,奉献了一场人物与场景、故事水乳交融的精彩表演。郑大圣透露,起用非职业电影演员,是他一开始就有的计划,“因为我们的演员和明星是不可能来演农民的,尤其是三四十年前的农民。”为找到合适的演员,剧组跑遍了整个河北,最后在井陉找到了这个戏班子。他们平时在太行山公路边上的各个村子里巡演,又没有完全脱离农村生活,农忙或者没有人约戏时,还得回家帮忙收割。郑大圣当时预言,这些演员将给他带来惊喜。

  “他们在彼此相熟的环境里就会很放松,又用自己的方言演出,又在自己特别熟悉的环境里表演,演的人物也是他们生活中常见的。在这种条件下,每个人都可以是很好的演员。”郑大圣说,一开始为了配合演员,他让摄影师多准备中长焦镜头,把机器架得离演员远一些,尽量不干扰他们。结果拍摄时发现,这群“戏班子”演员面对镜头时没有任何紧张和不自然,张嘴抬手都是戏,还会相互配合地即兴发挥。看到他们这么好的状态,郑大圣彻底放心了,摄影机越来越靠近演员,镜头焦距越来越短,为的就是捕捉到演员精准的表演。

  《村戏》还大胆采用黑白影像与色彩蒙太奇相结合的方式,电影里的“当下”是黑白影像,“过去”则是黑白影像中保留红绿两色。拍成黑白,也是他一早就想好了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三四十年前,这个不远不近的距离我觉得黑白的很合适,而且黑白画面比较单纯,没有那么多的颜色‘惑乱’眼睛。”此外,另一个现实原因是,北方冬天的山里色彩单调,“没有色调是很难看的”。至于黑白色彩里的红与绿,通过后期单色抽取技术即可实现,仅仅保留红和绿,其他景物和人依然是黑白灰。为何保留这两种颜色,在郑大圣看来,是因为红和绿是他对那个年代的视觉记忆。

  因为片中出现了“花生地”这样一个重要场景,剧组甚至花了半年时间种植 “九亩半”的花生。剧组专门请了当地七户农户家的大爷帮忙种花生,因为花生对种植技术的要求很高,“特别费劳力,要薅草、施肥”,只有年长一点的才会这些庄稼把式。为了不耽误拍摄,他们还使用地膜技术让花生提前成熟,制片人朱斌也因此成了半个花生种植专家。

  

  

  

[责任编辑:杨永青]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5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