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贵州500年传统土陶工艺转型焕发新机

2017年10月27日 13:52:00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贵阳10月26日电 题:贵州500年传统土陶工艺转型焕发新机

  中新社记者 刘鹏 李婧

  在贵州省遵义市花茂村,有一条集陶艺销售展示、体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陶艺文化创意街。在这里,游客不仅能体验到土陶艺术品带来的视觉冲击,还可以亲自制陶,把自己的陶艺作品带回家。

  然而,在十几年前,这样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烧制土陶工艺村,却是一片萧条,土陶作坊逐渐转产、倒闭,掌握制作土陶技术的人只剩不到10人,母先才就是其中之一。近日,母先才向记者讲述了花茂村传统制陶工艺的转型之路。

  土陶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制陶技艺。土陶以独特的造型和别具一格的凸线花纹饰缀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被专家誉为“地面上流传至今的珍贵稀有土陶文物”。

  花茂村土陶历史悠久,母先才介绍,土制泡菜坛、土制油盐罐、水缸、米缸……外表看似粗糙的土陶制品,曾经是每个家庭的必需品。“村里曾经有大大小小50多家土陶作坊,每年生产数十万件土陶制品,且供不应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塑料、玻璃等产品逐渐替代土陶制品。”

  如何让传统工艺继续传承、焕发新机,传统的制陶人开始将土陶“转战”艺术品方向。

  “陶瓷外面有一层釉,不透水,不透气,但色彩鲜艳美丽,而土陶没上釉,透水透气却不那么美观,也显得粗糙。”母先才说,2015年去江西景德镇学习回来后,便尝试将土陶工艺与景德镇陶瓷工艺结合,向艺术品转型。

  第一次转型效果非常好,母先才笑着对记者说到,很多人觉得与艺术结合的土陶不仅美观,可用作珍藏,还可以使用,作为生活用品。转型也让母先才尝到第一口“蛋糕”,“两年来,我的土陶生意收入足足涨了10倍,一年基本上都有30万(元人民币)左右的收入。”

  母先才的成功转型带动了花茂村土陶业的集体转型。伴随着中国乡村旅游的热潮,花茂村将新农村与旧土陶的完美结合,传统工艺与新兴产业的相得益彰,传承中有拓展,秉持中有创新,不再是单纯清一色的陶瓷陶罐,也不再是简单划一的土钵土坛。

  罐上有画,坛上有景,可盛酒装菜,亦可家居装饰。依旧是快速旋转的石坯台,灵巧双手,制造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品,旋转出实用与审美的新内涵……传统土陶逐渐有了新机。

  如今,花茂村陶瓷工艺已成功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当地依托制陶产业基础,进一步挖掘、提炼陶艺文化,在村中打造了一条集旅游休闲、陶艺展示为一体的陶艺街。(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5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