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越剧表演艺术家傅全香辞世 为“十姐妹”时代画句号

2017年10月25日 11:02:00来源:钱江晚报

  “祝英台”化蝶西去

  越剧十姐妹天上相会

  昨天12时18分,越剧傅派艺术创始人傅全香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4岁。告别会将于11月1日上午10时,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

  2017这一年,“越剧十姐妹”最后三位姐妹——范瑞娟、徐玉兰、傅全香,全都离开了我们,十姐妹的时代真的结束了。

  傅全香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戏曲角色,自然是她的祝英台。1950年8月,她与范瑞娟率东山越艺社赴京公演,毛泽东主席首次看了她们演出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一炮而红。

  她塑造了很多悲剧女性形象,祝英台、筱丹桂、杜十娘、李清照……但她说,只要人在舞台,“我好像还是二八佳人,不知自己的年岁,更从来没有想到老。”

  其实,傅全香本姓孙,傅全香的名字,是1936年在杭州改的。而在杭州,曾经在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何英,是她的得意弟子。她的关门弟子,则是浙江越剧团的陈艺。

  一直很想演玛格丽特

  徒弟帮她实现了愿望

  昨天中午,钱报记者给陈艺打电话时,她正在赶往上海的火车上。

  1995年,陈艺的声腔老师刘泽珍,在美国碰到傅全香,把陈艺推荐给了她。傅全香考虑了很久,她觉得自己年事已高——那年,她72岁——但她还是答应了。1997年,25岁的陈艺成了傅全香的关门弟子。

  陈艺30岁那年,傅全香亲自帮她筹划了个人专场,取名“放飞”。傅全香说:老师教了你五年了,希望你可以展翅高飞。老师不可能教你一辈子,很多路还需要你自己去走。

  那年,傅全香在杭州住了3个多月,“导演、编剧、舞美,整个班子都是她安排好的,每天在排练场坐镇。”

  在专场节目单里,傅全香定了一折《茶花女》,对,就是小仲马的那部名著。

  那是傅全香年轻时的梦想。陈艺说,老师非常想演两个外国角色,一个是《茶花女》里的玛格丽特,还有一个是《复活》里的玛丝洛娃。傅全香觉得,玛格丽特虽然是风尘女子,但身上有气节,她非常喜欢。

  这个戏比较适合男女合演,而当时傅全香在女子越剧团,要实现难度比较高。陈艺所在的浙江越剧团是男女合演团,傅全香很高兴,“她希望我完成她的梦想。”

  演完《茶花女》后,傅全香又提要求,能不能把《茶花女》做成大戏?陈艺一口应了。

  演完那场大戏后,傅全香只对她说了一句话:“你胆子真大。”

  说的是徒弟,也好像在说自己。

  她的唱腔很有特色

  慢慢把你带进她的故事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昨天对记者说,好多年前,也是在杭州,傅全香带他去西湖边看了一幢洋楼,在现在的少年宫对面转角处。上世纪40年代,她差点买下这幢小楼,在杭州住下。

  “能买西湖边的房子,还有上百个人跟着她吃饭,你就知道,那时她有多红。”傅谨说。

  “上世纪40年代是傅全香的全盛时期,她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她是一个典型的悲旦,比如《梁祝》里的祝英台,《情探》里的敫桂英。她的高音不刺耳,低音也不沉闷,就像一个邻家小媳妇絮絮叨叨说着自己的经历,慢慢就把你带到她的故事里。而且,她不加修饰,好像在说别人的事,听起来她不太用力,不是大喊大叫来抓住你,她特别沉稳地就把内心想要传递的情感传递给你了。”傅谨说,中年以后的傅全香在悲悲切切的唱腔里加进了一些刚的因素,体现人物的反抗精神。

  “十姐妹”的时代结束了

  但传承还在继续

  “十姐妹”都走了,有人说,这个“都”字,多么令人感慨。昨天,一张老照片也在朋友圈被刷屏:十位穿着旗袍的姑娘,在上海大都会照相馆拍了张合影,风华正茂,意气风发。

  1947年夏天,为反对旧戏班制度,筹建剧场和戏校,发展越剧,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十个人同台联合义演《山河恋》,轰动上海,“十姐妹”因此得名。这张照片就是演出结束后拍的。

  “十姐妹”代表了越剧的第一个辉煌时代,她们走了,一个时代也过去了。但是,传承没有断。今天越剧舞台百花齐放,这样的局面,跟“十姐妹”的努力分不开。

  傅谨说,尽管那张照片是上世纪40年代拍的,但她们真正发挥作用是在五六十年代,“在各个剧种中,越剧的传承是做得比较全面的。十姐妹中,大部分流派都有自己的传人。很多剧种做不到这点。”

  “当年演《山河恋》时,姐妹间还有竞争关系,但她们能够站在一起,共同为越剧的兴盛打拼,这种精神非常可贵。现在也是这样,一有大事情,大家互相站台,这在别的剧种里也是很少见的。”

  傅谨说,这些表演艺术家各有各的风格,但同时又能够聚拢起来。她们给整个时代提供了一组群像,不管有着怎样的问题,她们始终是手拉手走过昨天和明天。这是“十姐妹”留给今人最重要的精神遗产。傅全香的离去,为那个时代画上了句号。越剧艺术,也必须掀开一个新的篇章。

[责任编辑:杨永青]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5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