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传统文化戏曲  >  黄梅戏舞台方言及演变

黄梅戏舞台方言及演变

时间:2009年11月25日 14:54 来源:中安在线 字号:       转发 打印

  一个剧种的方言,代表着一个地区的语言文化,一个剧种的起源和发展,与其方言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黄梅戏发展的二百多年历史就证明了这一点。一个剧种必须有它独特的舞台方言,黄梅戏舞台方言的风格和韵味,方言经过艺术加工处理,更显得独特和浓郁。方言有它的地区性、民族性、文学性、艺术性。方言同时也能反映出这个地区和民族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

  黄梅戏的发展和延伸,在某种意义上讲,独特的舞台方言,使它具有强烈的进取意识,黄梅戏这个剧种的发展和推广流行,证明这个地区的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繁荣的经济带动了繁荣的文化,繁荣的文化同时推动了经济发展。

  黄梅戏的舞台语言,使用的是安庆地区的方言,没有更多的考证,安庆地区的某个地方的方言,为标准的黄梅戏舞台语言,安庆地区的方言,它涉及安庆市以外的休宁、桐城、东至、枞阳、岳西等县、市。这些县、市之间的方言,也有着不同的差异。怎样规范黄梅戏的舞台方言,有待商榷和探讨。黄梅戏的舞台方言成了关注的焦点;论点之一:黄梅戏的音乐唱腔保留特色,以其优美甜润的腔调,易懂易学,推广流行。舞台语言可讲普通话,让观众容易接受,特别是青年观众。论点之二:应保留黄梅戏的原腔原味,越土越好,方能显示出黄梅戏的特色。不然就别叫黄梅戏,既是黄梅戏,就是应该姓黄,不是应该姓京。论点之三:黄梅戏是一个年轻的剧种;舞台语言可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舞台上使用方言和普通话对一个地方剧种来说,有利有弊;黄梅戏发展到今天,它的舞台语言仍然在发展和不断完善,从土里土气的黄梅戏小调,到黄梅戏走上今天的大舞台。舞台语言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方言的演变在舞台上更为突出和明显。

  以几个全国较大的剧种为例。京剧、川剧、越剧、豫剧、粤剧,黄梅戏,都有自己的舞台方言,其中的方言特色迥异;京剧是京腔京味,舞台道白规范统一,川剧的舞台方言,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不易听懂,但是,近年来用四川方言表演的小品,经常出现在电视上,把观众听不懂的字和音改掉了,而且舞台方言中的川味不变,用四川方言表演的小品很受欢迎。因为川剧的舞台方言进行了适度的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一些电影中扮演的伟人、将领角色,表演中的道白对话也是方言四川方言;既能体现历史真实,又符合剧情和人物性格的需要。

  戏剧舞台的方言,也应跟着时代走,跟着感觉走,而不失特色,不失原味;广东的方言实难听懂,影响了人们之间的交流,造成了一定的语言障碍,但是,随着经济大潮的影响和进展,广东方言逐步发生了变革,成了一种时尚语言。粤语版的歌曲磁带,VCD光盘的发行,特别受到青年观众的喜爱,粤语方言从听不懂到听懂的的全过程,关键是传播和推广,还保留了原来的风格和味道。

  黄梅戏的舞台方言,可分为古装戏,现代戏,生活传统小戏,三者之间用的舞台方言也有不同和区别;古装黄梅戏用的舞台方言道白,有韵味,其中还夹杂着一类一些类似京剧的韵白;生活传统小戏的舞台方言,是地道的舞台方言,称为小白,使观众感到亲切,真实,自然,没有去刻意改变语言的韵味和强调。现代戏的方言道白更显得时代感,方言中夹杂着普通话,或近似普通话的方言。根据剧情的要求,现代戏的舞台方言,节奏感强,时代感强。这也是戏剧发展的必然趋向。

  黄梅戏的语言特色,是体现剧种特色的手段之一,剧种特色其中就包含了语言和音乐。舍弃舞台方言特色,这个剧种就失去了她的固有特色,失去了她独特的魅力所在。

  怎样规范黄梅戏的舞台方言,应以安庆地区的方言为舞台方言,安庆地区以外的黄梅戏院团的舞台演出方言,也应以安庆地区的方言为基本方言。统一规范黄梅戏的舞台方言,按规范的舞台方言语音进行推广。有的地方黄梅戏院团,用的安庆方言,在舞台上运用时,语言过于夸张,把安庆的方言说过了头,听起来不伦不类,不自然,不悦耳。也失去了安庆方言的固有特色。应该加以克服和调整,使真正的黄梅戏舞台方言得到美化和规范。

  从黄梅戏的第一部电影《天仙配》到《女驸马》、《牛郎织女》,以至近期放映的《生死擂》《山乡情悠悠》等影片,黄梅戏的舞台方言在发展演变和转化,而且这种演变更符合黄梅戏发展的需要。保留黄梅戏的特色,黄梅戏的舞台方言和黄梅戏的音乐唱腔是同等重要的。

  语言是一门艺术,方言包涵着一方水土的爱恋和乡情,每个舞台剧种都有她的特色方言,我们要尊重它固有的民情风俗,中国的民族艺术才能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赵辉]

相关阅读: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