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两岸文化  >   传统文化非遗

木鼓舞

2017年08月21日 13:55:52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木鼓舞分布在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岩帅、单甲、糯良、勐来、勐角、班洪等乡镇,历史悠久。传说木鼓是佤族的通天神器,是佤族的历史文化象征,它集中表现了佤族民间歌舞、文学、艺术及宗教的信仰。

  佤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沧源、孟连等地,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佤族先民是古代南方“濮”人的一支,自古与布朗族、德昂族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过去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佤族各有称谓,直到解放以后才被统称为“佤族”。西盟地区的佤族与傣族长期相处,因此在歌舞形态、乐器种类,以及房屋建筑式样等诸多方面都受到傣族影响。

  在云贵高原特有的历史地理和环境条件下,在那里定居的少数民族也创造了极为宝贵的鼓舞文化,流传下来的"木鼓舞"保存着真实的动态形象资料。云贵高原属亚热带、热带的湿润气候,森林茂密,树种繁多,取材制鼓方便,因此,当地民族多选优质原木制鼓,此类鼓,人们泛称"木鼓",也有"大鼓""皮鼓"等叫法,各少数民族又有本民族语言的称谓。

  木鼓的形制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用整段原木挖制成鼓,如佤族的木鼓,佤语称作"布络"。另一种,把整段原木挖空作鼓膛,两端或一端蒙以牛、羊皮制成木鼓。

  木鼓舞由四部分组成,舞蹈首先展现了,由巫师“魔巴”带领全村健壮剽悍的阿佤男子,以藤条捆绑已选择好的巨大树干后,在骑于树干 “魔巴”的一路领唱下,拉木人边踏歌为节,边迎合高呼地拉木前进直达村寨的歌舞。这段古朴而粗犷的歌舞“拉木鼓”,气氛神圣庄严,舞步自然成韵,极具原始崇拜意味。

  第二段以舞蹈形式出现的“进木鼓房”,集中以模拟舞姿来表述人们挖凿、制作“木鼓”的劳动过程。结束于新“木鼓”诞生后,“魔巴”手持树枝,在大八字“蹲裆步”的行进中,引导“木鼓”进入“木鼓房”的庄严过程。

  第三段“敲木鼓”,是《木鼓舞》表演中最为热烈和精彩的高潮部分。全段以娴熟的击鼓技巧和粗犷舞姿,集中展现了表演者模拟佤族日常生活中的祭祀、巡逻、报警、作舞等情景为内容的多种舞蹈套路表演。舞蹈开始由一至二人击鼓进行表演,鼓点的音色与节奏随舞蹈内容的变化而改变。当舞蹈进入高潮时,另有三四名手持彩绘鼓槌的剽悍男子进入场地,边击鼓,边围鼓旋转、跳跃,将“敲木鼓”的欢腾气氛推向极致。人们在以此欢愉神灵,求得来年的五谷丰登、人畜两旺的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最大愉悦。

  “祭木鼓”是木鼓舞最后对“木依吉”大神进行崇拜的一段程式性礼仪舞蹈,舞蹈语汇简单、质朴,富有浓厚的原始仪式气氛。每逢年节庆典,佤族男女老少都会穿戴一新,在“木鼓”的敲击下跳起木鼓舞来。

  随着历史的进展,佤族人们的意识和观念也随之发生了飞跃的变化,新兴的科学文化取代了旧社会的封建迷信,但作为具有民族传统祭祀性的木鼓舞并没有消失。它以一种不失民族传统风范的崭新面貌,成为阿佤人认同并喜爱的自娱性舞蹈形式。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木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马小璇]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