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流行于我国北方汉族地区,主要于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时在广场上表演,是一种集歌、舞、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
秧歌产生于宋代,最初可能叫“讶鼓”(迓鼓)。每逢重大节日,例如新年等,城乡都组织队,拜年问好,互相祝福、娱乐。另外,不同的村邻之间还会扭起秧歌互相访拜,比歌赛舞。
秧歌是我国农村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2006年5月20日,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山西省太谷县秧歌剧团和朔州市大秧歌剧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秧歌的历史,据现有资料可追溯到明初。凤城镇建设村赵炳书家藏《赵氏谱书》记载:"二世祖赵(通)世袭(大嵩卫)指挥镇 舞诰封武略将军。明洪熙一年(1425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赐“七叶行祥”金额,悬匾谷旦,诸位指挥偕缙绅光临赐贺,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其乐融融"。这是有关海阳大秧歌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见当时已有秧歌活动于今海阳凤城。据上所述,海阳秧歌是源于汉,创于明,兴于大嵩卫城(今凤城)。
秧歌的种类很多,有东北秧歌、华北秧歌、河南秧歌、高平秧歌、西北秧歌、伞头秧歌、山西秧歌以及湖北秧歌等。其中东北秧歌最广为人知。
东北秧歌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发展到今天的一种民间歌舞。
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表现出来。“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秧歌的特色。
秧歌队通常扮作生活中或历史神话的人物或方阵,由领舞者指挥,集体走出各种队形或图案,传统花样的二龙吐须,卷白菜心,基本动作较简答,仿造民间劳作的基本动作,比如挥臂跳跃、扭腰甩肩,4拍一小节,前3拍向后,后一拍退回,为增加场面的生动和演出效果,秧歌队一般要配备如扇、帕、伞、棒之类的简单道具。
到了年正月,无论城镇还是村屯,都有秧歌队欢快活泼的唢呐声、锣鼓声。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忙着拜年,一般从初二开始“跑秧歌”,一般多以拜年贺喜为主。
[责任编辑:马小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