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到了。央视年度春节联欢晚会这台大戏,今晚也要正式开锣了。
今年的春晚早就被寄予了厚望,众所周知是以幽默风趣见长的冯小刚先生接手了导演一职。去年8月,在首次召开的语言类节目碰头会上,他更“大胆地”给作品定了调子:摒弃那些煽情、唱赞歌的东西,所有创作者要放开手脚,敢写敢说,呈现出带尖带刺、有棱有角的相声和小品来。不过,昨天红彤彤的春晚节目单甫一亮相,因为演唱类节目太多,语言类节目只有5个,立刻被大家揶揄了一回,不高兴的人说,干脆开演唱会得了。当然,冯导说了,小品宁可少,但绝不将就,“只要上去了,我一定觉得是行的”。究竟能否达成他的初衷,未几便见分晓。只是如果公众习惯性地吐槽了,但愿冯导真的只是当成“年轻人的一种娱乐方式”,而不是像对待批评其电影《私人定制》的“影评人”的那种不良态度。
春晚已经连续搞了那么多年,以我的观察,无论导演是谁,公众对春晚本身都说不上翘首以盼了;倒是看过之后挑刺,有渐成“新民俗”的趋势。打个也许不恰当的比方,当春晚导演和当足协主席差不多,接手的人,都得有抗压的足够心理准备。新任足协主席蔡振华先生日前在发表就职演说时,甚至有一句“知道这份工作很难,也是走上一条不归路”,导演春晚自然还到不了这般悲壮的程度,但冯导前两天在与网友聊天中,“再次强调希望观众的期望值不要太高”,还有诸如“想改变它的任何一个部分都很难”、“无论春晚弄成什么样都会是挨骂的”那番话,如果拿来和他当初“定调”时的锐气进行比对,可窥其此气打折的程度。他说自己也就能做到“防止全体都睡觉”的程度,此话固然可视为一种调侃,但也不排除会成为现实,只是除夕之夜地不分东西南北,国人向来一概有守岁的习俗,大家都不会睡得那么早就是。
人们反思春晚的魅力不再,往往从其节目承载的内涵太多太重等方面落笔,认为其出发点该是要带给全国人民笑声,云云。我觉得,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这里试提另外一说:大家的感觉变了。对待春晚的感觉,实际上跟对待过年本身的感觉已经差不多。从前都盼着过年,有物质短缺的诱因,无论如何,过年期间都会有相应的改变,享受变得非常难得。当生活好了,天天都像过年了,过年的文化内涵没有相应地跟进得到弘扬、光大,过年就难免变得如同鸡肋一般。看春晚正是这样,当晚会难得一见、当李谷一等难得在荧屏上亮一回相的时候,看到了,自然兴奋不已,某个实行观众点歌的春晚,李谷一不是欲罢不能连唱了七八首之多吗?而在中央三令五申整治之前,荧屏上的晚会是多如牛毛的;且不局限于荧屏,在若干国家级贫困县,在荷包稍鼓一点儿的珠三角乡镇,人们也不难觅到各种大牌、大腕的影子。好像是王兵电影《铁西区》里面记录的吧,沈阳一个寻常开彩票的现场,居然也有著名的国家一级演员在献唱!司空见惯的排场、人物,即便搬到除夕、搬到央视的舞台上又能怎么样?新鲜不起来了。
春晚作为新民俗,今后肯定还要不断进行下去的,我有个提议:过程就不用那么张扬好了。想想这大半年以来,关于春晚的话题简直与公众如影随形,三天两头出新闻,连几审几审都要浓墨重彩,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而俗语有云:“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的意思是说,且让春晚本身成为陪伴国民欢度除夕的文化“大餐”,不要让过程先抢足风头,如此则届时带给公众一个惊喜也说不定。
试试呗。潮 白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