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于正侵权案|全球百大品牌|扫心地|送诗人去流浪|

台湾文化初祖——沈光文

时间:2013年08月30日 11:01 来源:中国台湾网综合 字号:       转发 打印

沈光文(资料图)

  明末清初,有一位著名学者把祖国的灿烂文化带到了台湾,把自己的智慧传播给台湾人民,使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花蕾在宝岛盛开。他就是被称为台湾文献初祖的沈光文。

  沈光文(1612年—1688年),鄞县人,字文开,号斯庵,晚年自称台湾野老。鄞县栎社人,生于万历四十年(1612)。明崇祯三年(1630)中副榜,九年(1636)以明经贡大学。清兵入关后,毅然投入抗清斗争,因参与钱塘“画江之役”,被福王授为太常博士。第二年再次参与琅江战役,晋为工部郎中,迁太仆寺少卿。他奔波于浙江、福建、广东之间,作鲁王与郑成功之间的联系人,后奉桂王派遣至潮阳,监郑鸿达之师,矢志反清复明。顺治九年(1652)秋天,他携家眷赴泉州,船到围头洋口,遇到飓风,漂泊到台湾,当时郑成功尚未到台,台湾为荷兰侵略者占据。沈光文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去世,在台湾生活了30多年,期间大力传播中华文化。

  一、推行大陆教育制度

  文化的传播,最重要形式是教育。明朝末年,占据台湾的荷兰人,为巩固其统治,课以荷语、荷文及圣经,实行以宣传宗教为主要内容的奴化教育。

  沈光文到台湾后,在台湾进行汉语教育,“设帐传授汉文,从学者日众”。后因不满郑成功之子郑经发展文教事业的方式,移居目加溜湾(今台南)。自康熙元年(1662)起,在当地教读20余年,对原住民传播中华文化,教学内容既有传统的儒家六经,也有当地的情况及实用医学的教授、传播,是第一个比较系统、比较全面地将中华文化传播到台湾底层原住民者,对台湾社会逐渐摆脱荷兰统治期间的文化烙印,宣传中华文化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

  正因为如此,沈光文对台湾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得到了台湾民众的赞扬。道光四年(1824)台湾北路鹿港海防同知邓传安建文开书院于彰化县城,时为鹿港最高学府。中祀朱子、旁以沈光文、徐孚远、卢若腾、王忠孝、沈铨期、辜期存、郭贞一、蓝鼎元8个寓贤配祀。由于沈光文字文开,因此,以他的名字为书院名。邓传安说:“溯台湾归化之初,得寓贤沈斯庵大仆设教,而人知好学,使全郡风气开自太仆。”

[责任编辑:孟雅诗]

相关阅读:

向艳梅:一路走来不容易

  “我是不会放弃(奥运会)的。”4年前在最后时刻落选奥运会,让女子举重69公斤级选手向艳梅失落许久,却没有让她就此消沉。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